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政治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背诵版3

2013-11-10 21:49:38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可以说,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的各阶层人民。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然而,由于帝国主义不容许——其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不是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容许——其支持和援助中国革命,当然不希望在革命胜利后中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统治集团不允许——他们竭力镇压革命和民主力量,维护其一党****;更重要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力量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可能领导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进展和有效的统战政策,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拥护。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第二,它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第三,概念表达准确鲜明。

  4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民主和专政这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

  总之,人民民主专政既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有着本质区别,又与马克思、列宁论述的无产阶级专政不完全相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独特创造。这一理论的形成,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八)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具体地说: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中国的土地革命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经验。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总方针。六大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虽然肯定了没收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但存在严重的错误:一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二是没有将富农与地主严格区别开来,三是主张土地国有或公有。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策略也有调整,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随后经过三年多的土地革命实践,到1931年前后,土地所有权问题得到解决,即农民不仅获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也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并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31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上台后,在土地革命中执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这是正确处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土地政策。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越来越成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区已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1947年10月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毛泽东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48年秋,在l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农民获得彻底解放,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并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中国地主阶级结合在一起,成为封建的、买办的资本主义,是******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它不仅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成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和发展的政策。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属于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生产力的进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具有革命性,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阵营中的一支力量。因而,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期间,针对党内存在着的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害怕资本主义发展不利于革命,企图由封建经济直接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毛泽东指出,这是因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毛泽东强调,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这种资本主义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

  4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做了分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1)国营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2)合作社经济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合作社可以提高生产力,给将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创造条件。

  (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它主要是民族工商业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于社会主义、剥削工人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对它的政策是限制和利用。

  (4)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个体经济是一种尽管落后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它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另一方面随时可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要引导个体经济向集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它很快会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

  新民主主义应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制定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说确认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四面八方”政策则是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的准则。它们符合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所形成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因而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理论与政策。

  点评:

  注意分析新民主主义各项措施及各种经济成分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及非社会主义因素。

  (九)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无产阶级领导”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容和形式。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色,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但并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而是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也就是民主的。

  (5)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是一个历史的尺度,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无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真理,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寻觅而最终找到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当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并为他们所拥有,无疑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

  背诵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十)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他还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这是由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反动统治异常残暴,不仅拥有强大的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经济、军事和技术的帮助,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因此中国革命不能走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社会的道路,而应一开始就进行武装斗争,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之一。

(十一)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具体地说:①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②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③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十二)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在1928年10月至1930年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系统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初步形成;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暴力革命,或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但武装斗争的具体道路却因国情而有所不同。武装斗争可以有各种不同情况,可以是城市工人为主的武装暴动,也可以是农村农民为主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政党以什么方式、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夺取国家政权,并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

  近代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能走像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那样的中心城市起义的道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革命战争;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占农村后取城市。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其基本依据包括必要性,可能性两方面。

  必要性:

  (1)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

  (3)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可能性(也就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正确。

  背诵提示: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依据

  客观不平衡政治影响革命形势主观人民军队党的组织

  2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1928年10月至1930年间,毛泽东在论证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

  三者的关系是: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践证明“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由之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领导阶级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中最先进的力量,但是人数少,******力量异常强大,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实质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它是关系到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重大策略,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

  2统一战线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几个阶段,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三大制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同******实行党内合作。新三民主义是它的政治基础。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经过改组后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占了主导地位,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上采取了退让政策,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被迫同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分裂,实行下层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作最危险的敌人之一而加以排斥、打击,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及会后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在警惕右倾投降主义倾向的同时,着重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会后,中共由“九·一八”事变后的“反蒋抗日”到1936年5月改为“逼蒋抗日”,再到西安事变后改为“联蒋抗日”。1937年2月,******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对统治为主要任务。这个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大,都要巩固,使反动统治更加孤立。

  3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1)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背诵提示:

  两个联盟:劳动人民/非劳动人民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最根本问题,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要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②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予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3)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所谓独立自主,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要做到既讲统一性,又讲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背诵提示:

  在统一战线、对外关系、活的灵魂等很多个地方都提到了独立自主,注意这些不同地方的独立自主有不同的内涵。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