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复试经验谈:自信的学生能“镇”住导师

2014-02-12 10:25:07来源:求学·考研

  

  高飞(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虽然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面试会尽可能客观、公平地选拔出有研究能力、思维灵活的学生。

  从复试的方式来看,一般是导师先给学生设定一些题目,学生可到考场外的教室准备题目。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面试准备环境,让学生在复试时能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在复试的题目设计上,难度都比较均衡,不会出现某一个学生抽到的题目特别难或特别容易的情况。如果说笔试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逻辑分析能力,那么面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尤其是考查学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因此,面试中导师出的问题相较于笔试的题目而言,要更开放,更宏观。以外交学专业的复试为例,面试时会考查外交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问题,如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等,从考生的回答中,透视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复试中,表现自信的学生更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正所谓“要别人帮助自己,首先要自己帮助自己。”如果学生在进入考场时,自信满满,精神十足,很容易就“镇”住导师。而如果考生在面试时表现不自信,则容易增加自己的答题失误率。我曾面试过这样的学生:问第一个问题,他说“不会”,问第二个问题,也“不会”,问第三个问题,还是“不会”。事后,这位笔试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解释说,他在复试时太过紧张,以至于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其实这些问题他都知道如何回答。所以,考生在面试时应学会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

  事实上,面试时考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毕竟学生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肯定不如导师,有些问题学生不知道是很正常的。但是,考生必须要在面试中表现出自己的“可塑性”,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表达要有逻辑性。有一些考生,无论导师怎么启发他,他都不知所措,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很难“开窍”,自然难以获得导师的青睐。所以,哪怕你的回答一点儿也不沾边,只要表达的时候逻辑性强,就可以加分。要知道,面试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给出一个“十分正确”的答案。

  同时,我认为考生在面试时还应该注意自身的形象设计。彬彬有礼、看起来赏心悦目的考生更容易赢得导师的赞赏。我在面试中曾遇到过一位不懂礼貌的考生,他踢门进考场,脸看起来像是没洗过,一副灰头土脸、没有精神的样子,显然这种考生是不受导师欢迎的。因此,面试时考生最起码要做到的是面试的礼节,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一些女生穿得太少,让导师很害怕),男生要注意外表的干净整洁。

  面试时,导师最不喜欢的学生就是答题态度很偏激的学生。学术研究讲究的是视角的多样化,如果考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观点过于偏激且态度强硬,就很容易激怒导师,从而导致面试失败。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要过于固执地强调自己的某一种观点,而应该用多元化、开放的观念来答题。

  总的来说,面试的目的就是“择优录取”,对于那些在笔试中发挥不稳定的学生来说,面试是重要的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对笔试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而言,面试可谓是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所以每位考生都应该好好把握。最后,希望考生们能在面试时充满自信,在知识储备和自我设计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预祝大家顺利通过复试!

  喜欢有“灵气”的考生

  张万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在面试的时候,导师喜欢什么样的考生,一般与导师的专业性质和个人喜好有关。比方说,理工科的老师一般会注重考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理工科的试验很多,考生的动手能力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而 文科的老师则注重考生的思维反应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从整体上讲,导师一般都比较会喜欢有“灵气”的考生,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缜密、反应敏捷、领悟力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的考生。面试的时候,导师主要考查的是考生本科阶段的知识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和外语能力,虽然考生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往往是录取时的参考依据,但是,现在很多导师更加看重外语能力,外语成绩优异的考生在面试时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每年的考生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跨专业考生,一般来说,在面试时,跨专业考生是不会被区别对待的。但是这也与导师的特点、研究领域相关。不过更多的是看重外语能力,对学科背景没有特别的要求。

  面试主要是检验考生的综合能力。很多考生考这个学科时,往往就只看了规定的几本参考书,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一无所知,这样的考生很难得到导师的认可。因此,建议考生在考试时,不要把目光局限在参考书上,应广泛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对该学科的发展概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要关注该学科前沿发展相关的文章。同时,面试也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现在很多考生往往是为了考研而考研,缺乏应变能力,尤其在复试成绩占总分比例越来越大的今天,缺乏应变能力极有可能使考生功亏一篑。

  另外,考生在面试的时候,最起码的应该对该校该学科甚至是对该学科的导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能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同一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中,其研究重点、研究方式、研究风格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来参加面试的考生,不能对自己所报考的学校不做相关了解,相反,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利,考上的机会也就越大。

  言辞、读辩、口才、仪态均需注意

  胡潇(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复试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学生笔试的答卷成绩,尤其是关于基本理论知识的组织、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答题的准确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创造性。这是对学生知识功底的基本体现,也是知识素养和治学态度的重要表达。在面试时,我比较在意学生对命题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关注回答问题的科学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同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辨析、解答能力,并对其言辞、读辩、口才、仪态有所注意。它们多方面地表现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学科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心理素质,同时也会透露出学生治学、做人的文化精神。

  对待研究生,在从严治教、规范学业管理的同时,应当更多地给予关心、理解、爱护、指导和尊重,并有一种学术的宽容。严格要求不等于压制,尊重个性不等于放纵,期望成材不等于暴躁,提携后学不等于压制,讲究规范不等于冷漠。应管而有理,教而有方,严而有度,宽而有节,言行身带,教学相长。循此,师生关系定是和谐、愉快的。

  喜欢跨专业、敢于挑战权威的考生

  郭书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导师都会喜欢选择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但是,往往大多数导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特别是在硕士生入学复试时,由于接触时间有限,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太清楚,要想全面了解考生情况是很难做到的,只能参照成绩及有关信息,通过目的性较强的交流,感知考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一般来说,我喜欢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自信性较强有吃苦精神、心态健康、诚实、善于沟通、思路开阔、反应敏捷等的考生,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理解能力较强者更好。在复试时也只能初步地掌握这些信息。

  我喜欢跨专业的考生。一个学科相关领域的难题,只有通过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才可能取得突破。关键的问题是你选择什么样的跨专业考生?招来干什么?能否尽快找到一个切合点?大家知道,本专业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上手要快一点,跨专业学生能通过不同的专业背景来解决当前问题,重要的是围绕研究方向与课题如何培养。但是,必须要清楚一个问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原专业特长为重点,帮助学生找到关键切入点,发挥其特长,将会成为解决该类问题的专门人才,否则会荒废他们的学习。此外,从培养学生成才角度来讲,跨考生也不会被区别对待的。

  我也喜欢挑战权威的学生。学术界、竞技体育等都提倡这种风尚,每个人都有挑战与接受挑战的权利,提倡挑战权威,实际上是促成一种竞争机制的建立。我认为,目前学术界缺乏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也鲜有挑战权威的胆量,这样不利于学术发展,要突破这种思潮。但是,千万不要理解为学生看待老师“不顺眼”、“找茬”、“背叛”,此时老师应慎思这个问题,是自己的学术水平问题?还是处理事宜的方式与能力有限等,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会有所进步。


新手考研报考指导手册(完整版)

本文关键字: 考研复试 2014考研 导师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