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青理工机械学院专业综合二复试笔试大纲

2015-03-31 14:30:59来源:青岛理工大学

  第一部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一、考试内容

  1、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

  (1)应力状态表示、应变状态表示;

  (2)应力张量、应力张量不变量、应变张量及其主要结构;

  (3)主应力、主剪应力、最大剪应力;

  (4)应力球张量、应力偏张量;

  (5)八面体应力、等效应力、等效剪应力;

  (6)应力莫尔圆;

  (7)应变与相变位移的关系;

  (8)应变增量和应变速率张量;

  (9)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

  2、屈服准则和本构关系:

  (1)两个屈服准则;

  (2)屈服准则的几何表达--屈服轨迹和屈服表面;

  (3)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4)应变硬化材料的屈服准则;

  (5)塑性本构关系。

  3、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1)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压缩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4、金属塑性成形时的摩擦和润滑:

  (1)描述接触面上摩擦的数学模型和影响摩擦的因素;

  (2)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5、塑性成形问题的应力法解:

  (1)主应力法;

  (2)镦粗的变形特点和力能计算。

  6、塑性成形问题的滑移线法解:

  (1)平面应变状态的基本方程;

  (2)汉基应力方程;

  (3)滑移线的特性;汉基第一定理及其推论;

  (4)塑性区的边界条件;

  (5)滑移线场的建立;

  (6)滑移线的速度场;

  (7)滑移线理论在塑性加工中应用。

  7、塑性成形问题的上限法和应形功法解:

  (1)最大散逸原理;

  (2)上限法原理及其在平面应变问题中的应用;

  (3)变形功法(基本原理)。

  8、基本概念辨析

  (1)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塑性和变形抗力(概念);

  (2)影响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变形温度;变形速度;

  (3)应力状态。

  二、参考书目

  1、《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俞汉清,陈金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

  2、《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汪大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11

  说明:

  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考试题型:可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高分子化学部分: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原理、反应动力学、热力学,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聚合物分类及命名、聚合反应分类及相互关系。

  2.掌握从单体结构等因素入手,用热力学、动力学方法分析单体进行均聚合、共聚合反应的能力。

  3.掌握各种连锁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易位聚合)机理的特点、基元反应;单体与引发剂的匹配、反应速率、相对分子质量、立构的控制等。

  4.掌握各种逐步聚合反应机理的特点,聚合度的控制等。

  5.掌握各种共聚合反应的机理、共聚组成的控制等

  6.掌握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主要的聚合物化学反应。

  7.掌握主要聚合物的合成机理、聚合方法、聚合工艺等。

  高分子物理部分:

  "高分子物理"是以聚合物为研究对象、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聚合物的结构、聚合物的分子运动、聚合物的各种物理性能。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为主线、以分子运动为联系结构与性能的桥梁,重点考核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化学组成、形状、形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取向及织态结构)和各种物理性能(包括溶液性质、力学性质、流动性质、电学性质等),并包括聚合物的结构、分子运动、分子量及其分布及各种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等。

  1、掌握高分子链的基本结构,构造、构型与构象的基本概念,影响柔性的因素,构象的统计分析与计算。

  2、掌握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晶态、非晶态与液晶态)与取向结构的基本结构特点;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定义、计算与测定方法

  3、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溶解过程,溶度参数、第二维利系数、哈金斯参数的物理意义,高分子溶液与多组分聚合物的相分离机理。

  4、掌握各种平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定义、计算与测定方法

  5、掌握高分子的运动特点,玻璃化转变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速度与熔点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与测定方法

  6、橡胶弹性的特点、产生条件,橡胶弹性热力学分析,橡胶的统计状态方程,网络的溶胀

  7、蠕变、应力松驰、滞后与内耗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线性粘弹性模型,时-温等效原理,动态力学谱与次级转变

  8、屈服、银纹、剪切带、脆韧转变温度与断裂的基本概念,格里菲斯断裂理论,增强与增韧的途径与机理

  9、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聚合物的粘性流动曲线,粘度的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聚合物流体的弹性响应

  10、高分子材料常用加工方法,注射成型工艺原理、挤出成型工艺原理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高分子化学部分:

  1.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基本概念,包括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基本的聚合反应类型,如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聚合物的主要命名方法。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2.自由基聚合

  运用热力学(△E,△S,T,P)、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对单体聚合能力进行分析、判断。

  自由基聚合主要基元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总体反应特征。

  自由基聚合常用引发剂:种类、分子式、符号、分解反应式、特点;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四个参数,引发剂效率,诱导分解,笼蔽效应;引发剂选择原则。

  聚合速率:表达式、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1)聚合初期聚合反应速率的推导、三个假设、反应级数的变化;

  (2)聚合中后期的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等。

  (3)相对分子质量:表达式、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4)动力学链长、自由基寿命、聚合度的表达式、链转移主要类型及对聚合度的影响、阻聚、缓聚、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3.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常用单体与引发剂。

  阳离子聚合机理,包括基元反应、特点、异构化聚合、假阳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阴离子聚合常用单体、引发剂及单体与引发剂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机理,包括基元反应、特点、活性阴离子聚合原理、特点及主要应用。

  离子聚合活性中心存在形式及活性、离子对平衡及影响因素。

  阴离子、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的比较。

  4.配位聚合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基本概念,如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Ziegler-Natta聚合。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如两组分催化剂、三组分催化剂、载体型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组成、活性、特点。

  了解丙烯单金属、双金属配位聚合机理、二烯烃配位聚合机理。

  了解易位聚合。

  5.开环聚合

  单体开环聚合能力分析、常见开环聚合种类及开环聚合基本原理。

  6.共聚合

  共聚合基本概念,共聚物主要类型与命名。

  共聚组成微分方程推导、假设的运用、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共聚形式及其共聚组成曲线、特点。

  影响共聚组成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控制方法。

  单体与活性中心相对活性判断、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

  离子型共聚与自由基共聚的比较

  7.逐步聚合

  逐步聚合反应分类及主要产物的合成。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控制(理论计算与实施)。

  体型逐步聚合:预聚物的主要类型、合成、特点;凝胶点的控制(理论计算与实施)。

  线形、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的比较。

  8.聚合方法

  连锁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基本组成及作用、特点、典型品种实施例。

  逐步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基本组成及作用、特点、典型品种实施例。

  了解其他的聚合实施方法。

  各种聚合实施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常用聚合物的合成。

  9.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重要的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等。

  重要的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橡胶硫化、过氧化物交联、HIPS、ABS、SBS等。

  重要的降解反应:PMMA、PE、PP、PVC等。

  功能高分子的主要类型和合成方法。

  高分子物理部分: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1、构型的概念;

  2、构象的概念;

  3、高分子链的柔顺性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4、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

  5、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

  6、晶体和溶液中的构象;

  第二章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1、内聚能密度的概念;

  2、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3、各种结晶形态和形成条件;

  4、聚合物晶态结构模型;

  5、结晶度及其测定方法;

  6、非晶态结构模型(Yeh两相球粒模型和Flory无规线团模型);

  7、液晶态的基本概念;

  8、液晶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

  9、液晶的特性和应用;

  10、聚合物的取向现象、取向机理、取向度的表征和应用;

  11、高分子合金的概念、相容性和组分含量与织态结构的关系;

  12、非相容高分子合金的增容方法和相容性表征;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1、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2、溶剂的选择原则;

  3、溶解度参数的概念和测定;

  4、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相关的基本公式;

  5、互作用参数(1)和第二维力系数(A2)的物理意义;

  6、溶液的含义和条件;

  7、渗透压的概念及公式的应用;

  8、高分子溶液及多组分聚合物的相图和相分离机理;

  9、高分子浓溶液在聚合物增塑和溶液纺丝中的应用;

  10、凝胶与冻胶的概念;

  第四章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1、各种平均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和表达式;

  2、分子量分布宽度的表示方法(多分散系数、多分散指数、微分分布曲线、积分分布曲线);

  3、端基分析法、气相渗透法、粘度法测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测试方法、所测分子量的为哪一种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范围;

  4、聚合物的沉淀与溶解分级方法、原理,画出积分分布曲线和微分分布曲线;

  5、PC的分离机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

  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

  1、聚合物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

  2、模量(或形变)-温度曲线上的各种力学状态和转变所对应的分子运动情况;

  3、玻璃化转变的现象、自由体积理论,(一般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

  4、玻璃化温度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调节;

  5、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结晶能力的关系;

  6、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和应用;

  7、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过程的特点和熔点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橡胶弹性

  1、橡胶弹性的特点;

  2、通过热力学分析掌握橡胶弹性的本质;

  3、橡胶状态方程及一般修正;

  第七章聚合物的粘弹性

  1、聚合物的粘弹性现象和分子机理(包括蠕变现象、应力松弛现象、滞后现象、力学损耗);

  2、粘弹性的力学模型理论(Maxwell模型、Kelvin模型和多元件模型);

  3、弛时间谱和推迟时间谱的物理意义;

  4、Boltzmann叠加原理及应用;

  5、时温等效原理(WLF方程)及应用;

  6、测定高聚物粘弹性的实验方法;

  7、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角正切、对数减量之间的关系;

  8、分子运动与动态力学谱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1、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从该曲线所能获得的重要信息,以及各种因素对应力-应变曲线影响;

  2、屈服现象和机理,银纹、剪切带的概念,了解屈服判据;

  3、聚合物的强度、韧性和疲劳等概念;

  4、格里菲斯的脆性断裂理论;

  5、聚合物强度的影响因素、增强方法和增强机理;

  6、聚合物韧性的影响因素、增韧方法和增韧机理;

  第九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1、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2、聚合物粘性流动的特点

  3、聚合物熔体切粘度的测定方法

  4、聚合物熔体切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分子解释

  5、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

  6、挤出成型工艺过程及原理

  7、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原理


2024考研查看出分、调剂数据、院校排名

新手考研报考指导手册(完整版)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