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视觉现象及理论

2015-04-20 14:34:46来源:网络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视觉现象及理论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视觉现象及理论

  1.视觉的含义

  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m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2.视觉现象

  (1)色觉三种属性:①色调:取决于占优势的波长。②明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③饱和度: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色觉现象:①普肯耶现象:夜晚看蓝花会觉得比红花亮。②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颜料混合(减法过程)。③视觉对比:明暗对比,颜色对比。④马赫带:可以用侧抑制解释。⑤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是人眼由亮出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人眼由暗处转入亮出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⑥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⑦后像:正后像,负后像。⑧闪光融合:刚刚能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⑨视觉掩蔽。⑩色觉缺陷:色弱,色盲。

  3.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2)换能机制--视网膜。“棒夜感明暗,锥昼视细颜”;网膜中央窝只有椎体,是对光最敏感的部分。

  (3)视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实现: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是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传到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传到枕叶。

  (4)视觉中枢机制--枕叶。

  4.视觉理论

  (1)三色说:①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②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③该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色盲现象。

  (2)拮抗说(对立过程理论):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下表现为拮抗过程。

  (3)研究发现,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本文关键字: 2016考研 心理学考研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