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2015-04-20 14:35:33来源:网络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群体极化1.含义: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而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最初来源于对“风险转移”现象的研究。 2.产生的原因: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规范的压力作用、群体内部的暗示和从众、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去、权威人格。 3.理论解释:社会比较理论(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更好)。但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对自己做出积极评价,因此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导致群体极化);说服性辩论说(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里,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更极端)
群体思维1.含义:也叫小集团意识,是指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的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时间发生。 2.产生条件:高凝聚力的团体;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外界压力太大,要找一个比领导者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3.症状:不会受伤害的幻想;想象群体的道德;对决策选择的合理化;对对手有刻板印象;对办对一件的自我审查;有一致性的幻想;对体不同已经的人的直接压力。 4.后果:对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险性缺乏检查;对已经否决的可能性选择未加以重新评估;为详细探讨有关信息;处理信息时具有选择性偏差。 5.克服方法:领导者必须鼓励每一个成员踊跃发言,并对已经提出的主张加以质疑;领导者在讨论中应该保持公平,在团体所有成员表达观点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期望。

本文关键字: 2016考研 心理学考研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