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听觉现象测定

2015-04-20 14:46:49来源:网络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听觉现象测定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听觉现象测定

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征1.音调:声波频率的主观属性,主要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大小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有刺激频率决定,也取决于声音刺激的强度;其单位为Mel,频率为1000赫(声压级为40分贝)的纯音音高为1000Mel。 2.响度(音强):声波强振幅的主观属性,声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其单位是Song,一个Song为40分贝时所听到的1000Hz的音调的响度。 3.等响曲线: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越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声音的掩蔽1.定义: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强度增加)的现象。 2.纯音掩蔽:掩蔽音强高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掩蔽范围也愈大,掩蔽音对于频率相近的声音影响影响最大,低频对于高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 3.噪音掩蔽:噪音强度低,各种纯音的差别大,噪音强度提高,各种纯音的差别缩小。 4.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噪音要相当大,大到叫人厌烦,才会降低语言的清晰度或可懂度;纯音的掩蔽效果中,300赫比1000赫掩蔽作用大,因此要注意排除低频音对语言的最重要的频率干扰。
听觉疲劳与适应1.听疲劳:声音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觉阈限暂时提高(感受性降低)的现象。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劳指标,成为暂时阈移。 2.听适应: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常用响度平衡法研究。最大的适应发生在与“适应声”相同和相尽的频率。听适应与听疲劳的最大区别在于听觉适应是一个平衡过程,能够达到一个稳定水平。

  希望通过讲解,各位考生能够对听觉现象的测定有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全面了解。好时节总是那样的宝贵,备考时间流逝的总是那样的迅速,来不及细细品味,就那样悄然溜走。希望各位考生能牢牢把握备考的黄金期,决胜考场!

本文关键字: 2016考研 心理学考研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