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018-05-11 11:44:08来源:网络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部分有哪些重难点需要大家强化记忆?新东方在线为考生整理分享,下面我们来看发展心理学之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019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六)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2)心理理论的发展:

  a.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b.言语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区分:通过对3岁儿童言语的分析,发现他们已能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同时,也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儿童是先形成主体我然后才有客体我)

  P.S.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c.理解看到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3岁儿童则不仅能区分看见的和知道的,而且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

  d.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岁前通常难以区分物体的外表和本质,只有到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本质来表征;

  e.对他人行为的预测:2岁儿童能认识到他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到3岁时,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

  f.4岁后儿童对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赋予的,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 幼儿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幼儿晚期其道德认知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

  3)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

  (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a.侵犯行为的理论:

  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

  Ⅱ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

  果;

  Ⅲ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

  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

  b.侵犯行为的发展:2岁以前侵犯行为不知向任何特殊的人,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个体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

  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c.侵犯行为的控制:

  Ⅰ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

  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Ⅲ移情训练;

  Ⅳ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2)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

  a.亲社会行为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

  Ⅱ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

  Ⅳ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b.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自我概念训练;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

  4)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1)性别化的概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别特征的过程;

  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①理解性别②获得标准③取得认同④形成偏爱)

  ①性别的认同(理解性别)

  性别认同: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a.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b.性别恒常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性别的稳定性(时间恒常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一致性(情景恒常性):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等而发生变化;

  性别的非动机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随意改变;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稳定性的平均年龄为4岁,达到一致性的年龄为5岁;

  ②性别角色的认同

  a.性别角色标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

  b.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

  c.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某一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或态度的偏爱;

  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性别;二是对同性别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三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的影响;

  (2)性别化的理论

  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化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获得的;

  Ⅳ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的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容易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5)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的作用

  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③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④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2)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②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③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④偏爱同性同伴⑤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⑥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⑦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⑧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

  (3)同伴关系的训练#

  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而这种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近年来新兴的社会技能训练能通过干预方案改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行发展。干预方案具体包括:

  ①让儿童学习有关交往的新原则和概念(合作、参与等)

  ②帮助儿童将原则和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特殊行为技能(如某种亲社会行为)

  ③在同伴交往活动中树立新的目标

  ④促使已获得的行为保持并在新情境中概化

  ⑤增强儿童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信心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