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9考研313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2018-12-07 09:30:09来源:网络

  世界近现代史在313历史学综合中,所占分值约30%,说明也是需要考生去认真备考的内容。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整理了313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供考生参考。

  2019考研313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一)主要知识点

  1、1956每2月14—25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2、1953年,苏联爆炸了自己研制的氢弹;1954年6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57年8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尤里·加加林乘世界上第一艘人造宇宙飞船“东方一号”成功飞行。

  3、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举行戴维营会谈。

  (二)名词解释

  厨房辩论:指的是1959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之间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两人在参观中开始争论起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劣。这次辩论正值冷战的规模扩大时期期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尼克松赢得了这场辩论,他在本国的威信也因此大大增加。这场辩论之所以被称作“厨房辩论”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辩论发生在厨房,更是因为尼克松巧妙地把辩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诸如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上,而不是武器之类,从而避免了在辩论中被迫承认美国在军事方面相对于苏联的明显劣势。

  (三)简答题

  简述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并加以评论。

  答案要点:

  政治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恢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经济改革:(1)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此外,还放宽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牛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

  (2)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属下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其结果是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

  评价: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但是赫鲁晓夫推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带有探索和开创的性质,极大地冲击了苏联传统体制的各种弊端。

  (四)史料分析

  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l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2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3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1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

  ——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抖4

  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目从93300个减为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产从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85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 100个。……(农庄)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

  ——摘自《世界当代史》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二、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一)主要知识点

  1、战后,由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内外政策上不愿屈从苏联的指挥和控制,因此招致斯大林的不满。冷战开始后,为了加强对东欧势力范围的控制,防止东欧国家滋长独立意识,苏联决定对“不听话”的南斯拉夫采取严厉的高压措施,以儆效尤。

  2、1948年6月下旬,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实际是组织对南共领导的集体批判。情报局通过决议,宣布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3、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面临经济封锁和政治压力以及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局面。就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南斯拉夫诞生。

  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一)主要知识点

  1、东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2、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开展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20世纪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

  3、1956年春,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在东欧各国引起震动和反响,波兰社会从上到下出现了改革求变的潮流,而长期压抑的社会矛盾在松动的政治氛围中顺势迸发,1956年夏天的波兹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危机的集中表现。

  4、哥穆尔卡执政后,重新提出“波兰道路”,着手改革政治经济体制。

  5、1970年12月20日,波兰举行中央全会,决定解除哥穆尔卡的职务,由盖莱克接任第一书记。盖莱克上台后,提出“高速发展战略”,实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三高政策,以及“开放的经济政策”和“积极的借款政策”,力图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高速发展波兰经济。

  6、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1956年3月17日,布达佩斯知识界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俱乐部十分活跃,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后来终于导致十月事件的爆发。

  7、1968年3月28日—4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试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

  8、1968年,苏、波、匈、保和东德的五十多万军队越过边境,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苏联的武装入侵使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运动遭到夭折。1969年4月,胡萨克取代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了所谓“正常化”进程。

  (二)名词解释

  布拉格之春: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改革运动,并有着鲜明的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自主的倾向,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西方人士把捷克斯洛伐克这一时期出现的现象称之为“布拉格之春”。

  (三)简答题

  1、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基本经历了3个阶段的曲折发展历程。试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加以概括,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东欧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中给我们以怎样的深刻启示?

  答案要点:(1)二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大都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并走上社会主义道都照搬了苏联模式,沿用了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广泛实行工业国有化,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等。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战后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二战后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东欧国家受到苏联的扶植和控制,内政外交上不能自主。

  (2)20世纪50—80年代东欧各国纷纷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如南斯拉夫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实行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匈牙利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捷克斯洛伐克公布了《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原因:各国照搬苏联体制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改革;苏共二十大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转变,大多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主要表现有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国执政党被排挤出政权,反对派上台,社会制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的改革多有失误,未从根本上对苏联模式加以改革,而只是小修小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加剧了东欧各国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西方长期以来的“和平演变”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与国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经验。

  四、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一)主要知识点

  1、赫鲁晓夫提出了以防御为中心目的的“火箭战略”。

  2、赫鲁晓夫下台以后,勃列日涅夫汲取了苏联在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教训,对战略方针进行了批判性的调整,强调各军种均衡发展、协同作战的重要意义。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缓和的征兆,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收缩战略”,预示着国际关系将出现转折的势头。正当这一时期,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战略上打出了“缓和”的招牌。

  4、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大搞“缓和”外交。实践中,勃列日涅夫以实力原则为基础,将争夺对美军事优势置于苏联内外政策的最优先地位。一改赫鲁晓夫谋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地位的目标,全力谋求“在对峙中能够震慑对手”。

  5、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全球推行进攻性“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推行,标志着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显示出苏联在同美国争霸中处于强盛时期,使得国际格局在整个70年代一直处于苏攻美守的对苏有利局面。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主要知识点

  l、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随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执政(1982年11月—1984年2月)和契尔年科执政(1984年2月—1985年3月)两个短暂的过渡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而开始了苏联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这是苏联发生急剧变化,以致最后解体的时期。

  2、1985年4月,针对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已降低到“危机”这一状况,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包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生产集约化,以及完善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

  3、1986年2月25日—3月6日,苏共举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进一步确认了“加速发展战略”,决定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

  4、1988年6月28日—7月1日,苏共举行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把经济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归结为政治体制的阻碍作用,认为要扭转局面,就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此。苏联的改革转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的阶段。

  5、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6、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苏共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标志着苏联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苏联党和国家的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六、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一)主要知识点

  1、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

  2、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赞成保留联盟。

  3、1991年10月1日,13个共和国(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未参加)的领导人在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会晤,发表除拉脱维亚外的12国联合声明,决定立即签订主权共和国经济合作(共同体)条约,以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恢复彼此经济联系,共同努力摆脱危机。

  4、1991年8月19日,正当《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8·19事件”,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起事不到3天,便归于失败。

  5、1991年l1月5曰,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

  6、1988年波兰罢工浪潮又起,导致了1983年战时状态结束以来的新的社会动荡。1989年6月,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7月,雅鲁泽尔斯基当选总统。9月,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新政府。12月,更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

  7、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实行多党制,并认定1956年十月事件是“人民起义”。10月18日,匈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关于马列主义政党的领导地位的条款,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共和国”。

  8、1989年11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决议,取消宪法中有关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款。1990年4月20日,联邦议会通过宪法性法律,将国名定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

  9、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及与联邦德国的边界,允许民主德国人只凭身份证即可前往西柏林和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时机,于11月28日提出关于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

  10、民族德国总理莫德罗在1990年1月30日访苏征得戈尔巴乔夫同意后,于2月1日提出统一德国的方案。至此,两个德国都把统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本文关键字: 2019考研历史学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