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9考研翻译硕士百科知识——科技成就

2018-12-07 11:28:31来源:网络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的“2019翻译硕士百科知识——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起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日、月周而复始为一年;金、木、水、火、土则是人们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金星”古称“明星”,又称“太白”,黎明见于东方,俗称“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作“长庚”。“木星”古称“岁星”,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水”与“火”,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即指“大火”。

  2.二十八宿: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分别为:东方苍龙奇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诗经》中已有多处记载,到《吕氏春秋》已有完整的名称,而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盖箱上,已绘有二十八宿的完整图画和名称,可见它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它们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永恒不变,因此用来作为其他行星的“坐标”,以便观测日月五星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狱称为“分野”。这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3.历法:所谓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尚书·尧典》中已经记载了一年分四季,有366天以及闰月。从殷商时起,用六十干支纪日,以月亮的圆缺纪月,此法相传数千年,直至汉武帝时才制定了“太初历”,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此后历代改历,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历法基本定型。明代所用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郭守敬制定的元历。

  4.圭表:是古人为了测试日、月变化而使用的工具。所谓“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则是地面上南北方面平放的尺子,二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当太阳走到最北且位置最 高时,杆影最短,此为日北至,即“夏至”;相反,杆影最长,即为日南至,即“冬至”。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5日,公元1199年南宋杨忠辅已将这一数值精确到365.2425。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就采用了这一数值。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才差26秒,3320年才差一天,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5.二十四节气: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文关键字: 2019考研翻译硕士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