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公共经济管理
1、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领域,涉及公共支出、税收及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公共财政。
(1) 概念:指的是公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动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2) 特征: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行为准则;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
3、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内涵:①公财管的主体是公共部门。②贯穿包括计划、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③是项技术性活动。④技术多元。⑤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履行。
4、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
答:(1)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2)西方,公共财政的政治背景使公财管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3)变动性大,较其他领域更具活力。
(4)近三四十年,公财管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为公共管理变革的先导。
5、公共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的内涵。①侧重政治概念上的:政府依据法律有计划地对预算资金的筹集、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活动。②侧重行政上的:政府依据法律对预算进行编制、执行和决策的管理活动。
(2)基本模式(注意④⑤)。①分项排列预算模式。②规划-计划预算模式。③目标管理预算模式。④零基预基。⑤绩效预算模式。
把握三点:①绩效评估的精确化。②放权以使项目管理者成为绩效责任人。③把绩效当作改善业绩的手段。
(3)预算的过程:编制、执行、决算。
6、公共收入管理。
A、税收管理: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大特征。
(1)税收管理的核心:实现公平征税和税收效率。
①公平征税: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坚持支付能力原则、坚持受益原则。②税收效率来自于与缴纳方:a税收意味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b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2)全球性的税制改革。①强化税务管理,简化征管手续,降低税收运行成本。②治理税务腐败。
B、政府收费管理: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直接有偿性、排他性和非规范性。
(1)政府收费包括:①使用者费――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②规费――行政规费、司法规费。
(2)政府收费管理需注意的问题:①确定课税还是收费。②如何有效收费。③合理确定收费水平。④防止乱收费。
C、公债管理:政府凭借其信用而举借的债务,自愿购买而非强制性的,按期偿还和付息。
(1)按发行地域:内债和外债。
按发行机构地位: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按偿还期限:短、中、长。
按是否允许上市流通:自由流通公债、非自由流通公债。
(2)公债作用:①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②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包括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③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3)发行方式:公募法、包销法、公卖法。
(4)趋势:①保持一定公债发行规模,防止债务依存度过高,债务风险增长。②在不助长经济波动的前提下,促使公债利息成本最小化。③调整债务结构,增大长期公债的比例,延长政府债务。
7、公共支出管理。
A、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财经纪律、根据政策重心配置资源、良好的运作管理。
(1) 在实现经济与财政目标方面:宏观经济稳定;有效的预算。
(2) 管理目标方面:财经纪律、提高效率、项目与工程管理、财务披露。
(3) 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目标方面:透明度、责任制、重视顾客。
(4) 政治相关目标:政治上的可接受度、公众参与。
B、购买性支出管理:反映政府直接进入资源配置的范围与力度。
(1) 购买性支出的范围:投资性支出、教科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2) 政府采购管理:最为重要的购买性支出手段。①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②政府采购的主体:主管机关、采购机关、中介机关和供应商。③模式:分散采购、集中采购。④基本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
C、转移性支出管理:体现政府再分配的水平。
(1)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社保支出是政府向由于各种原因暂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且、社会优抚、社会福利。
(2) 财政补贴管理:政府根据特定需要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式支出和其他补贴。
8、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答:主要受计划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1) 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因缺乏有效的操作管理手段而得不到根本落实。
(2) 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①在编制方法上,仍普遍采用"基数法",由于各基数具有"刚性",并不能真空反映实际情况。②在编制程序上,采用公历年制,使预算方案的批准滞后于实施约一个月。
(3) 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①税收征管成本偏高。②税费没有科学区分。③公债管理权过度集中,地方政府未被赋予举债权,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增大。
(4) 公共支出亟须规范: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
(5) 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9、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答:(1)完善预算管理。放弃"基数法",采用绩效管理等先进方法。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继续完善税制体制;大力 推进税费改革;科学运用公债工具。
(3)必革现行公共支管理制度。
(4)加强对公财管的审计监督――政府会计制度。
(5)健全公财管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电子政府,信息化。
(7)加快公财管专业人才培养。
第九章、第三部门管理
1、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蜚 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组织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2、 第三部门研究的兴起?
答:真正对第三部门进行大规模系统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三部门发展,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也纷纷介入。
(1) 公共管理学:为"治理"开辟新领域。
(2) 政治学:社群主义兴起。为第三部门运动在政治哲学上得到确证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承认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供理论指导。
(3) 社会学:从关注"公民社会"开始。公民社会理论与第三部门的结合,将为第三部门的规范性研究提供思路。
(4) 经济学:寻找资源配置的第三种选择。增加第三部门研究的定量分析成分,提高第三部门决策的科学含量。
(5) 人类学:独特的视角。一是揭示,二是扩展,三是深化。
3、第三部门研究呈现的发展趋势。
答:(1)随着第三部门国际化趋势的加强,第三部门研究将越来越多地吸收全球化的相关理论。(2)学习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的同时,强调中国第三部门的实际情况,即做好国外与国内第三部门的比较研究。(3)注重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
4、研究第三部门的方法:分类法、文献分析法、案例调研法、定量分析法。
5、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
(1) 政府改革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遭到质疑,放权成为必然。
(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并存赋予第三部门新的社会价值。
(3) 第三部门从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转向现代公共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第三部门自身在不断成熟。
(5) 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打破原有的非正式性、分散性的组织体系。
(6) 学术研究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推动。
6、西方第三部门的作用?
答:(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机会。(3)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4)增加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5)扩大社会公平。(6)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7)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协调作用。
7、西方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无法摆脱公共部门固有的的禀性――深受官僚制影响。
(2) 缺乏独立自主性――与政府关系极为密切,妨碍其按照组织宗旨展开行动。
(3) 不公平竞争――逐渐模糊与营利性组织的界限,利用其免税特权进行不公平竞争。
(4) 追求自身利益――对提供服务比促进参与显得更有热心。
(5) 成为利益交易的场所,正在远离它的纯洁性。
(6) 国际活动能力有限。
8、西方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答:(1)公私合作模式――民营化、私有化改革。
成为私有化对象的资产的主要类型:①在商业和竞争性部门的资产。②在仍然处于公共服务或垄断部门的商业领域中的资金。
(2)代理机构的建立:承担那些没必要由政府直接管理,但是公益性又较强不能完全由民间部门负责的管理责任。
(3)西方公共服务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①政府需对公共服务进行明确划分,针对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提供模式。
②参照"执行机构"制度,理顺行政机关同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步下放管理权限,赋予事业单位自主权。
③有效应用绩效评估、公共合同等管理工具,加强问责制度的建设。
④制定必要的法律规范,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先导,并为改革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9、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轨迹。
答:A、中国第三部门迅速崛起的原因。
(1)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呼唤第三部门的发展。
(2)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果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 政府对第三部门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原来否定第三部门存在到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
(4) 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意识逐步流行。
B、中国第三部门的作用。
(1)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2)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3)促进中国基层民主建设。(4)净化社会风气。
10、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由政府机构领导。
(2)缺乏资金、人才等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3)法律法规不健全。
(4)缺乏对第三部门权威、常规性的监督机制。
(5)公众对第三部门的认同度不高。
11、推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对策。
答:面临生存与发懈、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政府压力的三重挑战;同时,又面临"全球结社革命"、民主化浪潮以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三种机遇。
(1) 政府对第三部门重新定位:①接受机构精简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场所――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②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化的工具――公民社会最活跃的公共部门。③不是向政府夺取――帮助政府治理社会。
(2) 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明晰化:①政府应承担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且财政拨款不应以左右第三部门为条件。②政府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监督者,但是要依法进行。③政府不是第三部门的领导者,而是合作者。
(3) 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其合法性、独立性及组织权益的基本要求。
(4) "官办"社团的改革:逐渐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机构的关系。
(5) 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在注册登记、筹集资金、改进技术等提供帮助。
(6) 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7) 积极参与"全球结社革命":走出国门,与其国家的第三部门组织、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对话。
12、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
A、事业单位的弊端。
(1) 仍保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组织活动的方式:①主办单位单一性。②运行行政化。③经费财政化。④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2) 管理体制上:①管理体制僵化、职能边界不清。②管理机制不活,管理方式落后。③人头负担沉重,事业经费不足。④布局结构不合理,事业资源浪费严重。⑤事业组织已有改革的局限性。⑥已有改革不全面、不彻底。
B、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1) 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调整:行政执行类、公益类、中介类、经营类。
(2) 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走社会化、市场化、非营利化、产业化的改革道路。
(3) 在衽社会化、市场化、非营利化、产业化的改革的同时,加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第十章、战略管理
1、导致公共部门引入战略管理的内外部的主要因素。
答:(1)复杂的不确定环境的挑战: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2)政府改革的产物。
(3)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推动。战略管理的产生亦构成由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主义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示范性影响。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形成。
(1)战略规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
①战略规划的基本假设是组织能够预测它周围环境的发展动态,并能控制它,或简单地认为它是稳定的。②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③思考与行动可分开。④原则上由首席执行官整个战略进程,实际上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⑤认为战略一经制定,就自然而然得到执行。
(2)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战略管理旨在将计划功能与整体的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它不公包括战略计划过程,而且把战略扩大到包含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在内的更大的范围。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演进,是种管理模式和框架的全面变迁。
①从线性假设到非连续假设。在环境假上,战略规划将组织环境假设为一个线性变动的连续过程;战略管理将环境看成一个不断变动的非连续过程。
②从以方案为焦点到以行动为焦点。在战略焦点上,战略规划强调思考与行动分开,注重最优化战略的制定和正式行动方案的形成;战略管理则将思考与行动统一,强调全面管理过程,焦点在于战略性思考与行动。
③从过程取向到结果取向。
④从集中化到分散化。在战略主体上,战略规划将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战略管理关注整合组织力量实现战略目标,强调决策权力的化与参与化。
⑤从正式计划到应急战略。在战略形成上,战略规划注重通过深思虑或理性的分析去形成正式的计划,将战略产生看成受控的、有意识的规则过程;战略管理强调通过间或的学习、偶然的发现、灵感、直觉等非理发思维,以及对意外模式的认识去瓜不可预知的机会和非连续事件。
⑥从理性到非理性。在战略思维上,战略规划是理性主义的,但是战略管理则强调非理性思维。
⑦从关注外部环境到关注内部因素。在战略视野上,战略规划是由外到内的,将环境看作客观的存在,组织要去适应相关的环境,忽视组织内部;战略管理是由内到外的,坚持资源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把核心竞争力看作一个组织共同学习的结果。
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 将战略管理作为"重塑政府"和"转变"NPO的可用战略选择菜单。
(2) 战略规划不再专注于前瞻性计划的制定和战略构思,而是延伸到执行领域,战略结果的实现。
(3) 随着战略作用的扩张和计划管理者的更大卷入,战略规划走向分散化。
(4) 战略过程得以进化,变得更灵活、更迅速和更具有目标选择性。
(5) 战略计划融入新的战略特征。这些扩充的特征是内部取向的,更为具体化;拥有电脑网络系统和现代化图书馆支持。
(6) 政府与NPO的战略联盟成为趋势,出现广泛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4、战略管理(小汤姆逊):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确定组织的长期方向,设定特别绩效目标,根据与组织相关的内外环境,制定出能达成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卓有成效地实施这些被选定的决策方案。
特征:(1)关注长期。
(2)将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
(3)认识到战略管理和计划并不是自行贯彻的。
(4)采取一种外部观点,强调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期待和塑造组织的变迁。战略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政治权威的影响。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评价。
答:A、成就(布赖森)。
(1)对战略思考与行动的推进。(2)提高决策制定。
(3)提高组织责任和绩效。(4)能直接给组织成员带来好处。
B、批评(欧文.E.休斯)。
(1) 正式的战略计划过程被描述为比它的实际情况或所能做到的更具逻辑性和分析性。它的设计过于抽象,因此对在任何人类组织中起作用的社会-政治的动态现象未予考虑。
(2) 正式的战略过程过于呆板,因此面对要求作出快速瓜的迅速变化和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时,显得过于迟钝。
(3) 正式的过程与创造性的革新相违背。
(4) 将战略概念应用到与私营部门差异很大的公共部门可能产生严重问题。
(5) 战略由组织制定,会造成政治控制困难,产生责任问题。
(6) 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含糊不清,战略考虑毫无意义。
(7) 公共部门的时候观念过于短暂,认为它所提出的任何长期观点都必定遭遇失败。
6、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意义。
答:(1)从理论与学术价值来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失效所做出的反应,是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
(2)从公共管理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对于改善公共管理本科生和
研究生(尤其是MPA)教育以及公务员培训的结构,提高未来(或在职)公共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有重要意义。
(3)从实践意义上说,战略管理为公共部门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应当如何思考和行动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