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大三考研
红包
【考研】专业课HOT
26考研
【MBA】管综备考
【申硕】同等学力
【报录比】查询
计划
【真题】历年考试
计划
【26考研】全科高分
预备
【在职】双证硕士
26考研
【测评】英语|政治
免费
【AI】智能择校
免费
【.zip】资料下载
精
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从上世纪60年代初即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和在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178名,其中教授81人,博士学位61人。学院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余名,在职工程硕士100余名。
学院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包括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信网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并在我国著名通信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创新基地。
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德国赫兹研究所、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十多所国外大学及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和研究生交换培养。
学院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就业走向主要是国内外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设计院和科研院所,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约10%的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国外高校交换学习一年。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本一级学科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代码081002)2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工信部重点学科和重庆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是重庆市首批巴渝学者、两江学者设岗学科。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WDM和全业务统一传输网络、光互联网体系结构等研究,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研究水平跻身国内通信领域研究前列。本学科在宽带通信网、移动通信、光通信与光网络、通信信号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TD-SCDMA移动通信标准”、“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信—广播电视共网传输实用技术的研究”、“高抗毁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出世界首枚0.13微米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信号处理基础、高级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系统、应用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信号检测与估计、现代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系统、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包含“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代码08040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代码080402)2个二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本学科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本学科在我院的特色是通信工程中的测试技术研究及仪器仪表研发,以及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原理与技术的研究开发等,研究方向涉及智能通信仪表技术、通信网测试理论、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及其在仪器科学中的应用、互联网安全监测技术等。
近年来,本学科紧跟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网、NGN网络、IP网络、光网络、互联网安全等领域的测试理论研究及测试仪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承担国家“863”、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工信部、四川省、重庆市等各类项目50余项,已有二十余项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发表近2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了10余项发明专利,并著有20部学术专著和教材。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信号处理基础、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光电检测理论、现代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估计、虚拟仪器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智能传感技术、网络性能与系统测试等。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6个二级学科),均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本领域目前主要从事通信网络设计、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工程技术,移动通信网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数据通信网与电信增值业务技术,网络管理与网络测试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工程应用研究工作。近年来,本领域在移动通信、宽带网络工程等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工程奖励多项。
本领域的学位课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位课相同,在“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专业课基础上另增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优化、光纤传输系统工程技术与应用等工程应用型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89年,是国际粗糙集学会的顾问委员会主席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重庆计算机学会、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和重庆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有教职工10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21人,副教授32人,博士38人,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等知名专家,以及兼职教授、特聘教授、访问学者等。学院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建有信息产业部、重庆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市级工程中心,依托学校建设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研发平台、智能信息处理研发平台、空间信息与数据库研发平台、图形图像与多媒体研发平台、信息安全研发平台、软件工程研发平台,平台下还重点设置了网络与计算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空间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图形图像与多媒体实验室、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部攀登计划、发改委专项项目等近5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等10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3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0多篇,获得专利20多项,获2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信息所现有科研人员3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5人,建有“自动推理与认知、数据挖掘与认知、智能多媒体技术、北斗导航、云计算”等5个科研平台,与国科图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共建了科技文献电子阅览室,筹建并申报了“重庆市自动推理与认知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汽车电子、云计算、导航技术与对地观测、智能图像识别等方面。联合培养研究生采取“两段式”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在重庆邮电大学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阶段(第二、三学年)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进行论文研究和科研实践,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入高水平研究工作。
学院通过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以国际项目合作、国外交换生培训、主办国际会议、学会工作、合办机构、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层次,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适合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研究人才。
学院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学生大多工作在国内外通信运营商、知名网络公司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是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代码081201,2005年批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081202,2001年批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081203,1996年批准)3个二级学科,目前均是省部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系统、计算理论研究,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特别是通信和信息处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开发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1.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以计算机网络、网络并行计算、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为基础,重点开展云计算、下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网络测量、网络行为学、网络安全、新一代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及并行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2.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以计算智能、网络智能、面向应用的软件工程研发、空间数据库软件理论等方向为基础,研究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软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网上舆论传播、流媒体传输、群体智能等现象及其仿真,研究嵌入式系统软件、安全软件、图像软件的核心技术,研究构件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空间数据仓库、时空数据库等。
3.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在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智能、信息安全、模式识别等方向上研究粗糙集等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网络管理和流量测量等方法和技术,网络智能行为及其仿真,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等网络安全产品开发,无线接入、传输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机器视觉和医学图像处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理论基础、高级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人工智能原理、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Internet协议原理及实现、嵌入式系统设计、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网络计算、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云计算、空间定位技术、Rough集理论与数据挖掘、计算机图形学与三维建模、分布式与并行计算等、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取证学、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等。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开发工具,能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领域特色和优势:依托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地方网络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工程的研发工作,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在网络测量仪表、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中,以及研发各种计算机及智能软件和系统等。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面向对象方法、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系统安全测评、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空间定位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工程”、“工业工程”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和在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与6所国内著名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国外10余所大学、著名研究机构共建“重庆邮电大学——思科公司(CISCO)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中韩(重庆)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中韩(重庆)泛在网络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中欧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等7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交换培养,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四联集团等著名单位联合建立“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自动化学院是我校科研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是唯一一个以学校名义牵头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学院,获得第一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第一批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师资队伍中现有博导5人、高级职称43人、博士26人、IEC专家3人。近年来,学院获得25项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三大检索250余篇)。
学院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前沿。研制了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和制订了部分主难度国际标准,参与制订的“EPA标准”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获200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支持生产设备集成运行的网络化制造系统及支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获200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流程工业现场总线核心芯片、互操作技术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制定的中国WIA-PA标准成为国际三大主流标准之一,获2013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学院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有着较为稳定的就业市场和畅通的就业渠道,毕业研究生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7%及其以上。就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科研设计院和高校,比例为80%左右,其中在中兴、华为、腾讯等大型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研究生比例达50%以上;就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域与毕业流向地域基本持平,流向东部地区占30%左右,中部地区占20%左右,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占40%左右,其他地区占10%左右;就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研究生就业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技术测试,占85%左右。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包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代码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代码081102)、“系统工程”(专业代码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代码081104)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代码081105)5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拥有1个工信部重点学科和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良好的科研平台,与韩国大学共建的“中韩(重庆)泛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得韩国政府研究经费的持续支持,并选派优秀学生免费到韩国学习;与世界500强企业——思科公司(CISCO)共建“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联合研发基于WSN、3G与IP v6三种技术的高可适性多用途“物联网”技术标准与产品架构,共同推进IETF标准的制订;与英国ESSEX大学、德国Hamberg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共建“中欧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建有“物联网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建立“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
本学科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智能传感技术与测控装置、传感器网络与智能测控系统、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系统论及其应用等研究方向。近年来牵头“基于IP v6的无线传感器网的网络协议研发及验证”和“面向工业无线网络协议WIA-PA的网络设备研发及应用——专用芯片研发”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承担了40余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检索200余篇)。在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标准制定与国际同步。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线性系统理论、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理论与技术、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模式识别理论与技术、大系统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网络化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子产品制造等。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包含“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代码08040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代码080402)2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检测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本学科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良好的科研平台,研制了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核心技术正在形成专利保护群;与韩国大学共建的“中韩(重庆)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获得韩国政府研究经费的持续支持,并选派优秀学生免费到韩国学习;与英国ESSEX大学、德国Hamberg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共建“中欧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与CISCO联合研发基于WSN、3G与IP v6三种技术的高可适性多用途“物联网”技术标准与产品架构,共同推进IETF标准的制订;牵头制定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国际标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国际标准的联合编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智能传感技术与测控装置、传感器网络与智能测控系统、智能通信仪表技术、通信网测试理论、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及其在仪器科学中的应用、互联网安全监测技术等。近年来承担了近30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发表近2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了20余项发明专利,并著有20部学术专著和教材,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信号处理基础、光电检测理论、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智能传感技术、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分析、多智能体系统与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良好的科研平台,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汽车电子基础软件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联盟”、“重庆市汽车电子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长安——重邮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担了国家“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点科研课题;与韩国大学共建的“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获得韩国政府研究经费的持续支持,并选派优秀学生免费到韩国学习;与英国ESSEX大学、德国Hamberg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共建“中欧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电系统控制与汽车电子技术、智能系统及机器人、检测技术与智能传感器等。近年来得到了8项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其中与长安集团联合申请的“核高基”重大专项——“汽车电子控制器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经费达2亿元,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三大检索70余篇),申请或获发明专利授权12项。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机电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机器人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依托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智能电网输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长安——重邮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重邮——新世纪智能电网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车载网络设计工具(CANOE)、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开发与测试工具(MC Fieldbus ToolKit)、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高低温交变测试系统等工程化设计开发与产品测试平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
1.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工业无线测控系统和传感器网络等。
2.智能仪表:智能变送器、生物检测仪表、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等。
3.汽车电子:汽车ECU测试标定工具、汽车ABS电子控制单元、汽车车身电控模块、重型燃气发动机控制器、汽车组合仪表等。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模式识别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电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SoC与FPGA技术及其应用等。
085236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是重庆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单位和重庆市经委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单位,建有重庆市高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企业信息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物流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基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系统论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①以物流系统为对象,运用系统论、优化理论等方法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按时限和成本等指标优化物流配送系统的方法与技术,对物流系统提出准确、及时、高效、低成本的优化方案,并进行技术实现;②制订基于RFID的汽车生产线物流管理相关标准,建立RFID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建设基于RFID的共享式物流信息化业务处理平台。
2.企业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ERP系统、商业智能(BI)分析、综合信息系统、分布式应用软件系统、信息安全等内容。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先进制造技术、库存控制与物料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信息化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控制工程、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等。
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2月,现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五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四个二级学科)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微电子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重庆市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学校品牌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家布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和重庆邮电大学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支撑学科。 学院拥有“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光电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射频技术实验室。学院“微电子工程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电工实验中心”和“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已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学院现有教师9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讲师43人;有25人具有博士学位,46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7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师中有4人次获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研发为目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芯片、数字多媒体广播核心芯片的研发上取得原始创新成果,形成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以高端数字医疗设备研发为核心,在血液净化系统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血液净化设备等数字医疗高端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光电器件研发为重点,在专用传感器开发及系统应用方面取得一批关键成果,形成光电器件及系统领域的鲜明研发特色。以基础研究为助力,在半导体材料理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学科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研发特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技术开发与推广、对外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教师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共承担包括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目,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近10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3G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提升”和“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省级奖励30余项。学院先后有6个班级荣获重庆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和考研率一直名列重庆邮电大学前茅。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2011年,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学院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联集团、重庆渝德科技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庆神州龙芯科技公司、平伟光电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生物信息学院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重庆邮电大学利用信息学科的优势资源,于2000年成立生物信息学院。
学院秉承精英化教育,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科研强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以“专业+信息技术” 为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科研班”和中美“2+2”双学位培养为载体和优势,已形成数字医疗仪器设计和现代生物与制药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我院免试研究生。
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二级学科方向: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数字医疗仪器仪表、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信息学与分子设计),同时在兄弟学院多个二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
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制药工程和中药学5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与制药实行大类培养,与美国Nicholls State University开展生物类、化学类专业“2+2”联合培养(中美双学位,路易斯安那州州内学费)。在校全日制学生1000余人。
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生导师3人。教师人数达5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正副教授占教师总数47.4%;博士24人,硕士30人,具有硕、博学历学位占到教师总数94.7%;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美国Florida大学国际生物技术中心主任Vasil IK等21位教授为我院特聘教授。
学院科研平台条件先进,建有重庆市智能手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平台。
学院先后获得4次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拥有2000多万元的先进成套的仪器设备。
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及省部级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先后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地的知名大学、研究所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及学者互访的关系,并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
依托学校的信息科学背景和优势,以重庆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理论与实践并重,教、研、产一体化育人。学院恪守 “修德、博学、求实、创新” 的校训,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本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数字医疗仪器仪表、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信息学与分子设计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重庆市智能手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本学科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及省部级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现代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高级生物统计学、高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分子生物学导论、嵌入式系统及在数字医疗中的应用、数字医学仪器的设计与应用、医学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医学信息系统、脑科学与认知、体域网、分子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原理、生物信息算法、数据挖掘、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英文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
理学院
理学院承担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系统科学等4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任务,在物理学、系统科学等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2个校级研究平台、3个校级科研机构和3个校级科研团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授20人(含海外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重庆市“百人计划”1人,“巴渝海外引智计划”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重庆邮电大学首届“十佳师德标兵”2人,“十佳优秀青年教师”2人。近年来,学院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在包括物理学、控制科学顶级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Automatica在内的国际重要SCI一区/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及时了解当今科学研究前沿热点、难点问题,学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陆埮、李惕碚、文兰、孙昌璞、郭光灿和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学院为学生做科普报告,我院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物理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启动了彼此间在科研人员互访、学术资源共享、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计划。
学院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校研究生人均发表SCI论文2篇。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其中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3的毕业生到高校、科研院所和电信部门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070200物理学
从17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到19世纪电磁学基本理论的形成,本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主要分支有力学、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磁学和光学等称之为经典物理学的学科。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促使本学科各个领域向纵深发展,不但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新的基础上深入发展,而且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核能与其它可再生绿色新能源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总而言之,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导致各种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本一级学科包含“理论物理”(专业代码07020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代码070202)、“原子和分子物理”(专业代码070203)、“等离子体物理”(专业代码070204)、“凝聚态物理”(专业代码070205)、“声学”(专业代码070206)、“光学”(专业代码070207)和“无线电物理”(专业代码070208)8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理论物理”是重庆市巴渝学者在物理学方面唯一设岗的学科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重庆市“百人计划”、“巴渝海外引智计划”、重庆市“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重庆市巴渝学者、重庆市名师等省部级人才称号的学术骨干。近5年来,发表了SCI、EI收录的论文250余篇次, 这些论文被同行引用累计3000余次;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重大专项3项,国家科技部973及863项目各1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2项等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及三等奖2项。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群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高等凝聚态理论、量子多体理论、非线性物理导论、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物理、高等电磁场理论等。
071100系统科学
本学科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交叉型学科,是研究系统的结构、演化和控制规律的科学,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及系统不同层次的共同规律,是在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基础上,结合运筹、控制、信息等技术科学发展起来的,在工程、社会、经济、生命、生态、管理等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工具是近代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科学计算、模拟、仿真等)。本一级学科包含“系统理论”(专业代码071101)、“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代码071102)2个二级学科,分别反映出本学科的两个研究层次,其中“系统理论”着重于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性质与运动机理,而“系统分析与集成”则可以看作是系统科学的应用层面,通过研究提供改造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本学科在我校是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以信息科学为依托,形成了系统理论分析与系统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的特色,特别是以电信系统、互联网等复杂巨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其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理论应用于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反哺系统科学的学科特色。
本学科拥有我市先进的通信和信息经济科研平台,承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论文被SCI收录100余篇,其中ESI高引论文2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系统科学概论 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 图论及其应用 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随机过程及其应用 博弈论 现代优化计算 复杂系统理论 通信网理论基础 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经济控制论等。
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11月的重庆邮电学院管理工程系,是我校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 2001年更名为管理学院,2003年与重庆邮电学院法经学院经济学教学部合并成立重庆邮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4月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四个教学单位;有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两化融合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中心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有通信运营管理研究中心、通信网络管理研究所、管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所、邮电管理与咨询中心、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院重视对教师学历、职称的提升,大力进行师资结构调整,现已建立起一支作风优良、热爱教育教学,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学术梯队均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有包括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15名、副教授35名,博士22,在读博士生1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已达90%以上。
学院从建立以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先后立项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现有重庆市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电信组织与运营管理”、重庆市双语示范课程“管理沟通”,重庆市特色优势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庆邮电大学品牌专业“工商管理”、被评为“重庆市经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重庆市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从1998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全日制研究生,已培养研究生600余名,近年又开始培养物流工程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读学生达近300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2400余人,其中留学生30余名。学院坚持“重基础、宽口径”的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院依托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在通信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比较有特点的成果。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20余项,“贵州移动话务网网管项目投资后评估”等横向项目50余项,科研总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西部信息产业发展与集聚战略》等学术著作、教材、译著30余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学院立足于信息通信行业,先后与国内邮电通信类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重庆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猪八戒网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与合作。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旨在通过研究现代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和工具,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主要为通行行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方法,有熟悉通信行业特点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管理决策咨询人才。
本学科依托学校的通信信息技术(ICT)的优势,面向通信行业(包括邮政、电信、广播电视、互谅网等)的运营实践,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为指导,开展管理决策分析、通信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明显的专业特色,对推动我国通信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决策方法、微观经济理论、高级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研究方法、通信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分析、管理博弈分析、管理学前言理论等。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的先进项目管理理论及方法,能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在IT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两个特色培养方向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培养的饿高级管理人才擅长利用网络技术领域和执行各类型的项目,尤其擅长领导和执行IT类项目,能够胜任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通信及IT企业、建筑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分析、管理决策方法、管理研究方法、数理统计、运筹学、管理博弈分析、财务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IT项目管理软件应用、项目管理案列、项目管理新技术等。
085240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物流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物流产业政策与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于控制、物流信息化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优势,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主要支撑,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物流信息化为特色,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经营和管理。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管理决策方法、微观经济学、数理统计、高级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物流与系统工程、管理博弈分析、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管理、物流工程新技术等。
法学院
法学院自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1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1人为教育部表彰的突出贡献个人,1人为部级“百千万人才库”专家,1人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另有法律实务部门外聘教师16人。依托学校在信息学科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培养信息网络条件下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了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硕士研究生,办学实力雄厚、特色鲜明。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学院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项目经费400万元资助,建成全国高校首个“电子数据提取与保全实验室”和“电子证据保全中心”,除用于教学实验、科学研究外,还向社会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2014年博恩科技集团向学校捐赠人民币1000万,共建“电子证据保全中心”;学院建有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法庭,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模拟审判。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数十项。
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成果突出。学院研发的“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已经在法院推广使用,且得到了《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领导的肯定;研发的“重庆版权云端服务平台”已于2012年在重庆市版权局正式启用;建设的“重庆邮电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重庆市高校第一家以电子数据、通信、声像资料鉴定为特色的司法鉴定机构;建设的“知识产权中心”2010年获“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成为重庆市知识产权科普基地。
学院与重庆市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公证机关、通信管理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通信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不仅有学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雷鸟商学院、韩国仁荷大学等交流、深造,还有外国留学生前来就读。
学院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高等院校、法律服务机构、通信企业和金融机构等,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030106诉讼法学
本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本学科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研究为特色,在电子数据证据、网上诉讼(网上仲裁)、电子政务与行政诉讼、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诉讼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信息学科为研究基础的诉讼法学专业特色。
本学科培养信息网络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高级法学人才。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公安司法机关的法律工作,还可以胜任国家信息产业管理部门、国家安全机关、通信企业、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法律实务工作。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网上诉讼专题研究、电子数据证据专题研究、电子政务与行政诉讼、信息法专题研究、网络犯罪研究、网上侵权专题研究、信息安全等。
传媒艺术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适应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数字创意产业经济不断升温的时代要求,于2002年设立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科研单位。学院依托学校信息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成才途径,致力于培养既精通艺术创作与制作技能,又掌握数字媒体传播技术手段的硕士研究生,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是中国高教电视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高教影视教育艺术委员会理事单位,加拿大 Discreet公司授权的 3ds max、 Combustion和可视化设计培训认证中心,重庆市公益广告创作基地。学院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高强、教学经验丰富,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7人,博士13人。
学院建设和管理重庆邮电大学影视传媒研究平台及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内设交互设计研究所、影视创作研究所、影视音乐研究所、数码艺术设计研究所、虚拟现实与空间设计研究所、视觉图形艺术研究所),动漫创作研究中心(内设手机动漫研究所、动漫艺术研究所、动漫技术研究所、动漫衍生品研究所),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所、现代传媒艺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动漫创作研究中心泛动漫艺术创新团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广播电视艺术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创新团队和现代传媒艺术研究所传媒艺术研究创新团队三个校级科研团队,以及影视音乐研究创新团队、艺术市场创新团队、公共艺术发展研究创新团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心交互体验与设计研究创新团队四个院级科研团队。
学院是重庆市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具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传媒艺术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虚拟与交互艺术实验室”。建有包括专业演播厅等26个数字艺术专业实验室在内的集教学、实验、实践、科研于一体的传媒艺术大楼,学院与行(企)业合作紧密,成果突出,与30余个传媒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了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如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系列片《可儿历险记》于2010年底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动画教师担任编剧的动画电影《乐乐熊奇幻追踪》于2013年暑期在全国院线公映,毕业生导演的电影《俐侎阿朵》于2014年3月在全国电影院线公映,等。
学院与美国、英国等国高校合作开展“1+2+1”、“3+1+1”、“4+1”等学士、硕士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国际化项目。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横向项目5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在《新华文摘》、《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第二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等政府奖项5项。
1351艺术(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该领域包含“电视编导与制作”、“动漫创作与制作”、“移动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和“网络艺术设计”五个研究方向。
电视编导与制作方向
电视编导与制作是多领域、多环节、多岗位的配合,属于交叉学科。电视制作方向旨在为电视台和影视机构培养掌握多种电视节目制作手段,适应高清电视时代的高层次应用型电视制作人才。本方向要求学生学习电视制作艺术理论,把握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技术的发展对电视节目的风格、样式、创作理念的影响,重点研究电视制作艺术与技巧,探索电视节目的内容、形态与制作艺术之间的关系,关注高清电视时代、立体电视时代电视制作的新理念,探索电视制作的理念与手段在新媒体时代发挥出的作用。
动漫创作与制作方向
该方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创作实践能力,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独立及与团队协作进行设计创作,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移动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移动通讯的媒体化进程加快,正在发展成为新兴行业,既是移动通信向传媒转型,也是广播影视内容向移动内容转型。本专业为满足该新型行业高涨的社会需求和人才缺口,培养为我国移动媒体电视以及视频节目行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系统掌握数字新媒体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技能,能够在移动媒体视频节目领域独立及合作进行应用训练或从事实践工作,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网络艺术设计方向
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的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网络设计艺术理论,熟悉网络设计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段,了解网络设计前沿动态,具备活跃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熟悉网络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与技术手段,能熟练运用相关表现方式与手段独立从事网络设计研究和网络设计开发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本方向研究数字化时代的设计艺术,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样态、新方法和新趋势。以国内外视觉传达、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为背景,对当代设计艺术观念、形式和手段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规划管理、广告与传播、可视化设计、互动设计、新媒体艺术等新体系。本方向今后将更加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传播与文化的结合、设计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并切实贯彻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积极开拓共通性、交互性学科发展模式,走综合性学科研究发展之路。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9年。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3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9人,正副教授数约占教职工人数的47%;博士13人,在读博士 6人,硕士5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约占教职工人数的85%;硕士生导师10人。
学院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既结合本学科的传统学科特色,又紧密依托学校信息科技这一优势,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技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成效显著。近五年来,学院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庆市优质课程1门,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共有20余人次在全国各类各级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经过多年积极探索与发展,凝练了外国文学、理论语言学、翻译、外语教育、语言测试与语言工程五个学科方向和领域,并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进行研究,尤其在信息科技翻译、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育以及语言测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3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近20篇,且多篇被全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重庆市科研项目30余项。
学院现有信息科技文献翻译研究所、外国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语言测试研究中心3个科研机构,信息翻译研究创新团队、英语文化文学研究创新团队、语言学研究创新团队3个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与国内数家IT企业、语言服务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和语言实践基地,获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1项。
0551 翻译(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翻译专门知识,熟悉翻译软件工具和翻译项目管理,能够运用所学综合知识,从事翻译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信息技术翻译人才。
本领域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和技术传播,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技术沟通问题,培养擅长运用翻译软件工具,熟悉翻译项目管理,能够进入信息技术行业,从事大中型IT企业的专业笔译工作者。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
笔译理论与技巧、计算机辅助翻译、信息科技翻译、计算机翻译、通信翻译、网络翻译、传媒翻译、翻译项目管理、技术文本写作、编译理论、软件本土化与国际化等。
软件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其中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有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有国家百千万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长期海外学术经历的归国学者及长期从事国际合作研究的专家,有丰富企业研发经验的双师型导师。
学院拥有通信软件工程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图形图像与多媒体实验室、通信运营管理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拥有惠普公司全套软件测试平台、五大增值业务开发教学平台、IBM Rational平台、数字媒体技术专用开发环境等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部攀登计划、工信部和发改委专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在3G协议栈软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等方面取得包括国家科技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学院重视产学研合作,与IBM、惠普、思科、甲骨文、联想、柯达、飞利浦、长安集团、四联集团、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和交换研究协议,以国际项目合作、学会工作等多种方式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
083500软件工程
本学科是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本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需求、软件分析和设计、软件编码与实现、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的专门知识和方法,熟悉软件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和通信软件等相关领域知识,能够从事软件理论研究、软件系统研发,并应用软件理论与技术解决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1.在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领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模式、软件代码自动生成、可信软件和软件测试等方向的研究,在汽车电子和软件测试等方面注重产学研合作,积累了一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2.在通信软件领域,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协议栈软件、下一代移动通信协议、电信运营管理、通信增值业务、移动终端软件、通信安全软件等方向的研究,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完备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平台,为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自主创新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3.在嵌入式软件领域,主要从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架构及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工业通信标准与协议栈软件、网络化控制系统组态软件、工业通信网络测量软件等方向的研究,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等方面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4.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技术、医学成像、流媒体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游戏软件、动画软件等方向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有特色的成果,正在承担一系列的国家级项目。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系统科学概论、高级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形式化方法、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可信计算与软件安全、嵌入式系统设计、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与三维建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原理、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网络计算、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应用技术、协议栈软件开发、电信运维系统开发、增值业务系统开发、开放式终端软件开发等。
085212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工程学知识,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门知识,熟悉软件设计工具和开发环境,能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解决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企事业单位在软件开发工程技术方面难题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特色和优势:依托在计算机软件理论、软件工程和开发设计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电信增值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商业智能、软件测试、软件度量、图像处理软件和机器视觉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建模、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因特网协议原理及实现、数字图像处理研究专题、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中间件技术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成立于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成立于2010年)和社会科学部(成立于1999年)。2014年3月,学校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心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心等3个教学研究机构。
截至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9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专家组组长1人、成员2人。拥有硕士生导师20人。是一支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它是学校的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信息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政治学是学校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网络政治研究;政党政治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相关学科成员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70项,获得科研经费及配套经费共650余万元。出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专著2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市政府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与其它学科共建了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合作建立了“理论创新基地”,成立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廉政文化教育中心”,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截至2014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4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共47人。
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学科建设,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创辉煌!
资料下载
2014年-2024年考研历年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大纲PDF电子版下载-历年(附解析)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5年考研政数英备考资料zip压缩包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打印版(基础必备)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新东方在线考试模拟题【12套】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5年考研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4-04-25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新东方考研资料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3-05-17新东方在线考研资料合集
下载方式:微信扫码,获取网盘链接
目录: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大纲+备考资料+词汇书+考前押题+自命题
资料介绍: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大纲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政数英备考资料+自命题真题
------------------
考研备考过程中,尤其是专业课部分,参考往年的考试真题,对于我们的复习有更好的帮助。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都有哪些?小编为大家进行了汇总。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公共课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专业课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下载(历年汇总)”的整理,更多考研资料下载,请关注微信获取下载地址。
2024考研公共课必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13-2023考研历年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PDF可打印)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4考研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政治 内部押题 PDF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徐涛:23考研预测六套卷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政数英冲刺资料最新整理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3考研答题卡模板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大纲词汇5500PDF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7-28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历年真题(公共课+专业课)
发布时间:2022-07-28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阅读100篇附解析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新东方考研学霸笔记整理(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01-2021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可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词汇5500(完整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2考研政审表模板精选10套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下载
发布时间:2021-12-09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政审表模板汇总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近5年考研英语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2考研12大学科专业排名汇总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政治复习备考资料【珍藏版】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万能模板+必备词汇+范文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数学一、二、三历年真题整理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添加班主任领资料
添加考研班主任
免费领取考研历年真题等复习干货资料
推荐阅读
更多>>2025年考研招生简章是对即将举行的考研招生工作进行概述和规范,为考生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报名时间、考试科目等信息。所以准备参加25考
2025年考研招生简章是对即将举行的考研招生工作进行概述和规范,为考生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报名时间、考试科目等信息。所以准备参加25考
2025年考研招生简章是对即将举行的考研招生工作进行概述和规范,为考生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报名时间、考试科目等信息。所以准备参加25考
五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2024年考研招生
南方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具体内容请查看正文。 2024年考研
资料下载
更多>>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新东方在线考研资料合集
下载方式:微信扫码,获取网盘链接
目录: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大纲+备考资料+词汇书+考前押题+自命题
资料介绍: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大纲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政数英备考资料+自命题真题
------------------
考研备考过程中,尤其是专业课部分,参考往年的考试真题,对于我们的复习有更好的帮助。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都有哪些?小编为大家进行了汇总。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公共课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专业课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下载(历年汇总)”的整理,更多考研资料下载,请关注微信获取下载地址。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