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5考研政治材料题真题

2014-12-27 11:31:00来源:网络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源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

  3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法治进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要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生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法制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制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摘编任命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分)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