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9教育学考研大纲变化

2018-09-15 09:42:00来源:新东方在线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已于2018年9月15日公布,经过精细对比,发现2019考研教育学考研新大纲变化较大。从整体看,体现了三大特点和趋势:

  1、表述习惯更加科学;

  2、突出近些年学界的新成果和理论;

  3、注意总结中国教育实践新现象,强调知识运用(研究方法)的真实情景。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 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五、大纲变化情况

  教育学原理大纲对比


2019年大纲变化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新增】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新增】

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新增】

(五)教育学的价值【新增】

教育学的理论价值;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新增】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新增】

2、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新增】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促进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过程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五)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再生产理论【新增】

(二)教育是社会制约性

减去了“发展”两个字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变革【新增】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4、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新增】

(三)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社会化”变为“社会化”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3、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新增】

(二)培养目标

2、幼儿园培养目标【新增】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原为概念)

2、我国教育基本制度【新增】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3、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新增】


4、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新增】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三)课程开发(原为,编制)

1、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施瓦布的实践模式(原为,泰勒原理)


3、课程目标: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新增】


4、课程的范围、组织与结构

(四)课程改革

31949年以来(原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二)教学理论及其流派

2、社会互动教学理论【新增】

(三)教学原则 原为(五)


(四)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 原为(三)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原为(八)

(六)教学组织形式

3、个别辅导与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新增】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八)教学评价与改革 原为(九)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二)我国德育的基本内容

5、心理健康,原为《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

(三)德育过程


(四)德育原则


(五)德育方法


(六)德育途径

德育课程与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教学育人,指导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 原为:直接德育、间接德育

(七)德育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原为社会学习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3、教师劳动的特点;4、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二者前后顺序调整)


5、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原为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6、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专业自主与教师的专业权利;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义务

(二)学生

2、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增加】

少年儿童组织;学生群体与组织的作用

(三)师生关系


  中外教育史大纲对比


2019大纲变化

一、中国古代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实践

6新增:墨翟,教学表述

7新增: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8新增:倡导耕战的学派,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新增: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3、太学、郡国学与鸿都蒙学改为:汉代的学校

(四)封建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

1新增:北魏的官学

4新增:中外教育交流:新罗、日本留学生留唐;唐代学校教育对新罗、日本的影响

6新增:重振儒学的卫道者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新增: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对学校教育的制约

3、新增:私塾教育的特点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二、中国近代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新增: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教会学校课程;教会学校的性质与影响。

2新增:太平天国的教育举措

3、《劝学篇》改为:教育思想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新增: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2新增:蔡元培与资产阶级革命教育

3新增: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改革

5新增:中小学校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新增: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与干部学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

三、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2.新增: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行与终结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新增:论教育功能

2.新增:提倡学校采用实用主义

3.新增:定县调查与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

4.新增:乡村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5.新增: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4.新增:古代希伯来的教育:古代希伯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二)古希腊教育

1.新增:荷马时期的教育

2.新增:毕达哥拉斯的教育观

5.新增:体育论

6.新增:教育目的论

7.新增:道德教育论;和谐教育论;自然教育与年龄分期论

(三)古罗马教育

4.新增: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教育活动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2.宫廷学校改为宫廷教育

(五)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

1、新增:世俗教育;教会教育

删除:教育概况

2、新增:萨拉森帝国及各大食国的教育;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教育

删除:教育概况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新增: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弗吉里奥的教育观;维多里诺的教育观;拉伯雷的教育观;蒙田的教育观;伊拉斯谟的教育观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新增:培根、弥尔顿、赫胥黎论教育

2.新增:涂尔干论教育

3.新增:康德、费希特、洪堡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思潮

1.新增:论健康教育,教育与教育管理思想



2.新增:性善论与感觉论,女子教育论;卢梭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3.新增:和谐教育论

7.新政:西欧近代教育思潮: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

1.新增:《詹姆斯报告》;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初等教育的共同化水准多样化结构、高等教育的《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和《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

2.新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法》《国家与私立学校的关系法》和《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法》);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课程宪章》

3.新增:《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汉堡协定);德国统一以来的教育改革

4.新增: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5.新增: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

6.新增:1984年的教育改革,俄罗斯联邦的教育:《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与俄罗斯国民教育管理体制;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的构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俄罗斯联邦的教育改革。

苏联教育思想:列宁的教育思想、克鲁普斯卡雅的教育思想、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2.新增:终身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心理学大纲对比


2019大纲变化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3.新增: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四)学习的建构理论


(五)学习的人本理论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4.新增: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二)知识的理解


(三)概念的转变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2.新增:迁移及其分类;迁移理论与研究;为迁移而教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3.新增:环境管理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智力的基本理论(原为: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3.新增: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训练(原为: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2.新增: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教育研究方法大纲对比


2019大纲变化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增:(三)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1.教育研究的对象

2.教育研究对象的特点:境域性;整合性;模糊性

(四)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新增:3.公共性原则

4.操作性原则

5.检验性原则

(五)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六)教育研究方法及其层次(本节整体为表述改动)

1.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

2.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

教育研究方法论(哲学与教育研究、数学与教育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测量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文献研究、教育统计、教育测量等)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改: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教育问题

3.改:教育实践变革中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本节主要是表述改变)

1.问题有研究价值(价值性

2.问题提出有现实性(现实性)

3.问题表述具体明确(具体性)

4.问题研究有可行性(可行性)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新增: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

2.改:教育研究对象的确定(抽样),抽样的基本要求;抽样的主要方法

3.新增:教育研究方法的选定

(四)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本节主要是表述改变)

1.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背景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5.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或条件

6.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三、教育文献检索

(一)教育文献概述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删除:及主要分布


(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3.新增:电子资料数据库的选定;检索词的设计;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四)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四、教育观察研究

(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五、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二)问卷调查

3.新增:问题的顺序;相倚问题

4.新增: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访谈调查

新增: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完成访谈调查报告

(四)测量调查


六、教育实验研究

(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4.新增:单组实验、等组实验、不等组实验与轮组实验

(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四)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五)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


七、教育行动研究

(一)教育行动研究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3.新增:SPSS在教育资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九、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二)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备考指导

  教育学大纲如期而至,跟往年相比,2019年考研教育学大纲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接下来备考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尽量降低外界干扰,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针对专业课每科的复习,老师也给出以下建议:

  教育学原理所占的分值比例一直都是最高的,而这门课也最为晦涩,因此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背诵,还要注意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通过理解去记忆,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要经常关注时事,特别是与教育相关的热点新闻,对其进行反思总结,尽可能融入我们学过的知识,培养我们的教育学思维。大部分同学背完了就忘的原因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背诵时只靠死记硬背,这时需要同学自己反思,教材是否通读一遍?具体的知识点是否真的理解透彻?

  中外教育史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学科,但涉及到历史总会感觉到庞杂繁琐,因此在背诵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遗漏或混淆等问题。老师建议在背诵中国教育史时可以按照年代的时间轴来记忆,按照时代来划分,不同的年代出现相对应的思想家和制度,由此又引发出各个时期的教育盛况。另外,中外教育史相通的地方就是涉及到的人物思想比较多,例如,孔子荀子墨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人物较多且思想内容也比较多。在背诵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所以,搞清楚每个年代和背景再去背诵相对应的人物和思想就会更加清晰。提到外国教育史,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各国法案的背诵。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按照国家来背;2.利用碎片记忆法,每天背一个国家的法案;3、按近代现代不同的时期背诵,同时了解这一时代的国家背景。

  最后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教心是除了教育学原理以外所占分值第二重要的学科,同时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也比较难以理解和背诵。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的备考过程中,一定不要脱离课本,结合课本的具体事例以及实验,进行理解和背诵。同时,可以适当多刷一些选择题以此巩固知识点。而教育研究方法是整个教育学当中,知识点最少,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学科,同学们只要认真看书,跟着老师讲解学习就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其实,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大家的心态上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波动,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对各位也是十分必要的。就教育学专业课的学习计划,老师也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每天必须保证专业课不少于3小时的学习和背诵。每天背诵的时间不易过长,可以与英语政治相互穿插,以免产生疲劳背诵,反而适得其反。

  第二,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列出所背知识点的框架或者先默写本章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回顾,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千万不要只顾背讲义或笔记而忽略了翻看课本。

  第四,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专业课考试模拟训练。

  第五,直到专业课考试的前一秒中,都不应该停止背诵,所谓熟能生巧,专业课也是一样,最低也要将所有的知识点准确的背三遍才能应对2019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当然,背的遍数越多,知识点掌握的越熟练,胜算就越大。

  第六,认真使用历年真题,多研究院校的出题特点和方式。

  以上是对教育学考研整个备考学科的分析与建议,希望对各位学员有一定帮助。祝愿大家都能考入理想学校!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