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2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1-07-05 07:27:00来源:网络

  

  6+7师妹一路跌跌撞撞,从错失保研到心仪导师离开动力不足,再到初试写错题bug,最后考完几乎崩溃抑郁。终归结果不负人,比预估高40分强势录取!

  有时候仿佛我们看见别人的成功似乎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成功前的酸甜苦辣,其实也就当事人才清楚。6+7师妹一路考研的坎坷曲折,已经走过的她回看来路也觉得是别一番美景,但过程的起伏跌宕也只有当时的她自己才能体会那种惊心动魄!

  这几年遇到陆陆续续很多师弟师妹会因为差一丢丢或者考场事故而与成功无缘,有时候仿佛我们很无能为力去改变备考的突发因素,但为啥有些人失败了,有些人路途有困境但依然结果光明?!接下来,6+7师妹的真实个人分享,能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很多东西我们似乎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能改变我们主观的坚持、主观的努力、主观的心态、主观的坚持不懈与永不言弃,做会思考的考研人:有方法的备考,不用感动自己,上天也助你上岸!

  02.

  正文部分

  个人感想

  我是从二月中旬决定准备跨考的,其实上半年是比较崩溃的一段时间,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保研还是考研。保研边缘人+跨专业+不留本校,这个尴尬的处境使我心里清楚大概率拿不到名额,但又不想轻易放弃,所以当时保研考研两手准备。

  心理压力确实有些大,原因在于担心自己没学上。九月想明白一件事:考不上不丢脸,为了安逸做错了选择才丢脸。

  心里的重担放下了,从此一身轻松。事实证明,好事多磨,学习是最不该功利去对待的一件事,我的每一段经历在最后的考研初试复试中都还回来了,只不过换一种形式给你反馈而已。

  经常会感慨,20年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是考研,庆幸疫情这段时间独处的思考,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越来越遵循本我的想法,追求本真的快乐。

  备考的一年没有网传经验贴中写的那样辛苦,没有熬夜背书刷题,没有凌晨起床排队,也没有挤路上的时间背单词。

  一切再正常不过,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平稳的心态而已,少一些自我感动,多做实事才是真的。

  其实我的备考过程也曾有过低谷时期,复习中也绕过弯路,写下这篇经验贴不仅是为了分享一些实用性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希望我出现的问题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吧。

  一、关于择校

  我是三跨考生,就读于某211广播电视学专业。

  跨考在于契机&兴趣。本科在导师的带领下接触了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书籍,对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交叉部分产生了兴趣,而人大的社会心理学很nice,因此敲定了这所北京的985学校。后来意外地了解了人大心理学的老师,发现他的研究方向与我本科有很大的关联,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方向,因此这成为了考研路上强大的动力。当然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让我更加笃定地选择考研,每过一天都感觉离人大更进一步;

  不过这也是击垮我的关键因素,十一月因为一些人事变动问题,导致自己差一点放弃考研,好在这时候有研友陪伴,从悬崖边把我拉回来了。

  所以关于择校我想说,一定要想清楚自己选择人大是为什么,考研动机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提醒学弟学妹们这个动机不能过度地依赖那些不可控的因素

  二、专业课备考经验

  人大每年都会有超纲题,对于跨考生有一定的挑战,但我认为也不必过于纠结这些,如果把能拿来的分数尽可能的拿到,那么就已经足够了。这个地方我深有感悟,其实考场上我有30分的超纲题没拿到,其中10分的名解在最后潦草地蒙几句(考完搜了一下完全不对),20分的简答空着没写,中间还因为心态问题出了很大的意外,即使这样,把该拿的都拿到,分数也不会太低。

  说个小秘密吧,初试结束后整个人有一点抑郁倾向了,甚至约了学校的心理咨询。那阵子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梦到考场上某道题写错了,痛苦到自己已经调整不过来了。其实难受的不是那30分超纲题一分没拿来,更多的是恨自己因为心态问题该拿的分没有拿到,比如最后一道题没有写完,明明很简单,就因为自己读错了题,因为紧张写到最后想不起来剩下的两个流派的观点。

  复习小tips:一轮二轮复习尽可能多地涉猎知识,不要过于吝啬时间,只看指定的那几本参考书;到了后期背诵阶段不要太贪心,背好基础的六门,在这基础上略有补充就好。对我而言,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基础决定了你的下限,而知识面决定了你的上限。

  以下是我在复习过程中用到的课本和复习资料:

  [1] 《普通心理学》(第5版),彭聃龄

  [2]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

  [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

  [5]《发展心理学》(第2版),林崇德

  [6]《发展心理学》雷雳

  [7]《认知心理学》王甦

  [8]《社会心理学》(第4版)侯玉波

  [9]《社会心理学》金盛华(勤思讲义)

  [10]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

  [11] 《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

  [12] 《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在准备北林夏令营的时候简单过了一遍。

  [1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很薄的一本,不是重排版,很好读~)

  《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

  三、整体时间规划

  基础阶段复习(2月中旬至5月)

  这一阶段可以每个月学习两到三门专业课

  强化阶段复习(6月-8月)

  核心任务在于搭建框架,每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列思维导图,同时也要注重各个学科之时间的关联。这个阶段可以做一些选择题巩固加深知识点理解,强化阶段最好再过一遍书,把一轮不会的知识点拎出来逐一解决。

  拔高阶段(9-10月)

  9月开始背诵,每天花在专业课的时间可能要有6个小时左右,导致政治英语复习时间确实有些紧凑。可能一直以来养成的背书习惯吧,我不会直接拿材料背,在背诵之前会先理一遍知识点,所以九月基本的时间安排早晨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上午看专业课,对照框架理一遍知识点,晚上背诵。这个阶段我会把《心理学与生活》《认知心理学》重要的知识点补充到普心的背诵材料中去,雷雳老师那版《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补充到林崇德版发心背诵笔记中,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补充到侯玉波版的笔记中.......总之,这轮背书开始,只背基础的6本,但会把前面看到过的重点知识加到这六门中去。

  冲刺阶段(11月-12月)

  冲刺阶段主要是背书+实验设计练习+做题+模考。

  11月开始第二轮背诵,刚开始是两本两本一起背,背了一遍后,六本书一起背。具体做法是:每天背两门,三天背六门,这样是一个周期。把6本书要背的内容平均划分到20天的任务中去,然后用艾宾浩斯背诵,这样20天基本上可以把6本书背四遍左右。

  这个过程确实有些痛苦,背诵量很大,但整体下来很爽,不会出现背到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当然如果自身感觉背诵压力太大,可以适当地减少复习的内容,我记得严格按照艾宾浩斯表背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背七遍左右,但中途因为要背的内容太多,我们减了几轮复习,差不多这样背下来也能过三四遍了。

  我是从10月开始和研友一起练习实验设计,相互批改,每周写两个实验设计。到了11月提高练习强度,每天写一个实验设计,这样一个月基本上就练的很熟了,所以12月实验设计这一块搞定了之后就稍微放了放,偶尔写一个练练手。

  我在复习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做题少,导致在考场上写不完。这个可以跟师兄师姐们一起模考。我是因为太晚了到11月才开始跟上做题,导致并不是所有科目所有常考的知识点都练到了。最后一个月可以开始真题模考了,每周至少模拟一次,跟着师兄师姐可以后2个月模拟7次。三个小时的模拟同时也是心理上的训练。关于真题模考,我想强调一下复盘的重要性。模拟考完,一定要记得找师兄师姐复盘!!!他们可以给到相对应的错误指导,帮助大家规避!同时自己会把每道题出自哪本书,它的相关知识点还有哪些全部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两个人交流互相补充。

  四、专业课复习tips:

  找一个合适的研友(注意合适,不是那种天天找研友型的)可以达到1+1>2的效果!我选择的是和我报同一个学校的研友,偶然在网上认识的朋友竟成了这半年多以来最幸运的事,不仅在低落的时候有人安慰,考前有人提醒注意事项,感悟最多的是这个过程你能从对方那里学到你没有的东西,背书的时候会感慨两个人可以补充到很多知识点,批改实验设计的时候会发现一种新的思路或者自己没有注意到的某个细节,这个过程一会有惊喜出现。合作的结果是共赢,但前提是双方要相互坦诚。

  注重拓展

  可以多关注一些心理学的微信公众号,推荐:牛轧糖心理学考研、雷雳和学生们、Dr昕理学、简单心理等等,注重思考,要有观点的输出,而不是扫一眼看看

  费曼学习法

  这个学习方法我超级喜欢,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理解,费曼学习法就是检验和加深理解的绝佳方法。所以备考中我经常会和研友讨论问题,不要觉得和对方讨论是在浪费时间,只有能给对方讲明白,才说明自己是真的对某个知识理解透彻了,所以这个过程也是双赢的。

  头脑风暴法

  这个方法也超赞!我喜欢列思维导图,也喜欢发散性思考。包括背书的时候可以由某一个知识点去回顾其他相关的知识点。此外,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很贴近的学科,那么日常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发散性的思考,我在六月的时候开了个超话,想到了什么事情就发散性地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下,其实就连吃螺蛳粉一件小事都可以发散出很多很多知识点。个人感受就是考研不是苦用工,更要爱思考。

  艾宾浩斯+思维导图

  有人说用艾宾浩斯背书好,也有人说不好。我个人是非常依赖艾宾浩斯背诵方法的,因为我忘性大。我喜欢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思维导图结合来背书,而不是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去背,导图对我而言有两个作用,一是知识成框架,系统而不散乱;二是可以利用空间位置记忆,抓取关键词,背诵更轻松一些。

  五、关于心态

  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无论是初试、考场上,还是复试。初试的准备中我很少出现情绪问题,可能受到学长的影响,经常会暗示自己不要自我感动,保持良好心态把该做的都做了就绝对没问题。

  其实十月那阵子整个人的状态也挺糟糕的,北京部分学校都换成了312,喜欢的老师又调走了,整个人找不到考研的意义了,所以那阵子学习效果确实不太好。后来人大出简章确定考640后,整个人才稳住心态继续准备。平稳的心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时间。“有想考得上考不上的功夫,不如直接多看点书”这是学长经常督促我们的话,确实,踏下心学其实就没时间焦虑了。

  考场上更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一点我没做好。超纲题不可避免,而可控的是我们自身的认知和心态。面对不会的题不要慌,其实把会的都答好真的就可以了,但前提是会的题能多拿分就多拿分。我也有反思为什么出了意外后我的专业课没有拉跨,应该就是那些写了的题很少扣分。举个栗子:在我看到论述题问的是访谈法的时候,虽然这道题我写在了简答题的位置,也只写成了简答题的长度,但写的过程中我有把自己本科学到的相关知识全部都写上去了,包括它的分类、应用、优缺点、访谈资料的整理方法以及Nvivio软件处理资料存在的问题等等。只

  不过没有像论述题那样细致的展开,但基本的结构都有,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考场上答题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背过的知识点,无论是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只要相关都可以写上去,笔试也可以反应出你积累知识的多少。

  复试其实更拼心态,焦虑的不止你一个人,无论分高分低。这个阶段相比于考完到出分这个阶段,虽然痛苦程度有减少,但心理折磨毫不逊色。不断地怀疑自己,但幸好有研友一起努力。面对恐惧我最喜欢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怕什么就练什么。

  所以准备复试的这个阶段,我挑战了很多自己害怕的事情,比如英语口语,比如面试,比如文献翻译。大量的训练导致近乎麻木了,有段时间怀疑是不是因为两个人太熟了所以即使模拟面试也不会紧张,但到了考场上才发现确实脱敏了,面对老师也没有我想的那么紧张,hhhhhh,恰恰是等待的一个小时里紧张到窒息。

  罗嗦话说了很多,以鸡汤收个尾吧,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来看,好事多磨,天道酬勤。初试出成绩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分,比预估高了四十多分,用我妈的话来说“你努力了,想失败老天都不给这机会。”

  后记

  之于考研,身边人甚至包括父母,大都只看到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鲜有人关心这一路,我们究竟遭受了什么?!但是,亲爱的没关系,你要相信自己,你不服输,连老天也被你感动!


本文关键字: 2022考研 理学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