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22考研政治马原:查缺补漏之马克思主义原理

2021-11-04 07:48:00来源:网络

  2022考研的考生们,现在已经到提升阶段了,这一阶段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把重要的概念背熟,考点熟记于心才能为考研做充分准备,下面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有关政治马原的备考类信息,一起来看~

  价值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所以,构成价值的要素有:一,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客体的属性和性能。但价值既不是主体的需要、也不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3、价值的属性

  (1)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

  (2)主体性。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何种价值,必须以人的需要为标准、为尺度去衡量。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4)多维性(多元性)。由于主体与客体的结构和规定性都是复杂的、多样的,因而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也是多方面的。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2、价值评价的特点

  (1)以主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对象。

  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

  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的认识为目的。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利益、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评价性的认识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且是以主体的需要为标准和尺度。因而主体的状况如利益、需要对评价结果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

  3、正确的价值评价

  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需要有诸多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有:

  其一,相关的知识性认识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前提。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其二,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众多的不同的主体;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差异或矛盾,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

  价值评价虽然有主体性特点,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是否正确的标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

  1、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主要有:首先,激励作用。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制约作用。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最后,导向作用。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2、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由这一前提出发,其主要缺陷有:其一,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歩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其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所有哲学流派——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因为它们不理解实践(尤其是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在社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不能正确地把握社会的本质。

  2、唯物史观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进而唯物地、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创立了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

  第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同;

  第二,对社会及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认识不同;

  第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不同;第四、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第五,对历史创造者的认识不同;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1)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实践)、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在于: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们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且其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单独发生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因素,它们对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当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时,人类社会的的发展就得到保障;当生态系统被破坏时,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今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和重要条件。所以,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意识

  (1)含义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构成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其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具体表现有: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该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劳动者: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但它不是与以上三个因素并列的因素,而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实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发展。这种决定具体表现在: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该规律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该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

  其一,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 心,哲学是其理论基础。

  其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两大部分。制度性要素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等;实体性要素有: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但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 心。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有: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也就是说,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该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第二,上层建筑的相对对立性,使它存在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

  第三,上层建筑的变化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第四,当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经济基础时,上层建筑却维护陈旧的经济基础。

  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社会形态更替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4、社会形态的属性。

  其一,丰富性。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其二,复杂性。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其三,历史性。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如同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样,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有:

  (1)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

  (2)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所以列宁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或者说前者是后者在历史观中的具体体现。

  1、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所谓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影响人们的历史性选择的因素有:

  (1)主体的利益。这是决定历史性选择的直接动机;

  (2)主体对历史必然性以及自身特点的认识和把握;(3)其他主体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3、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层次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以及当前正在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考试的时候每一分都很重要,掌握重点,夯实基础,尽量复习到位!以上为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小编整理的"2022考研政治马原:查缺补漏之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相关内容,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频道!


本文关键字: 考研政治马克思原理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