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西医综合考点背诵:肾小球疾病

2023-01-23 07:34:00来源:网络

  考研西医综合资料复习考试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 了“考研西医综合考点背诵:肾小球疾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西医综合考点背诵:肾小球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理 确切病因未明,大部分由免疫机制引起 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非肾小球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病原体、药物等 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肾小球损伤的介质 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疾病观察和技术 肉眼: 光镜 : 苏木素伊红染色(HE) 过碘酸-Schiff染色 (PAS) 过碘酸六胺银染色(PASM) Masson三色 荧光: IgA 、IgG、IgM、C3、C1q、C4 电镜: 超微结构、免疫复合物沉积

  基本病理变化

  肾小球肾炎基本病理变化 肾小球病变: --肾小球细胞增多 --基膜增厚和断裂 --炎性渗出和坏死 --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小管和肾间质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内管型、肾小管萎缩消失 --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氮质血症(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水肿、血尿和蛋白尿,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 、 高脂血症和脂尿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IgA肾病) 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各型肾炎终末阶段)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由感染引起:链球菌;非链球菌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病前1-4 周链球菌感染 史——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理变化: 肉眼: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脏表面充血,切面见肾皮质增厚,有的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 光镜: 弥漫性肾小球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 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处血管壁发 生纤维素样坏死、出血、血栓形成 免疫荧光:肾小球内有IgG、IgM和C3沿毛细血管壁粗颗粒状沉积 电镜: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通常呈驼峰状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或系膜区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最常见肾炎类型 多为5-14岁儿童 通常与咽部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症状 急性肾炎综合征 --血尿、蛋白尿、少尿 --水肿 --高血压 转归:儿童预后好,成人较差.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常用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于急性肾功能不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 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表面可有出血点, 切面皮质增厚 光镜: 多数肾小球见新月体形成 新月体是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早期细胞性新月体,随之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为纤维性新月体 新月体可使肾小球球囊腔变窄或闭塞 有时可出现肾小球节段性坏死、弥漫或局灶性内皮细胞增生或系膜细胞增生等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胞性新月体,PAS染色 纤维性新月体,PAS染色 根据免疫荧光提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I 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基底膜内IgG和C3的线性沉积,线性荧光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Goodpasture syndrome) II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颗粒状荧光,原发性、感染后、系统性红 斑狼疮,IgA肾病等。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大量新月体形成 III型:免疫反应缺乏型 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新月体形成,Ⅱ型病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肾小球基膜的缺损和断裂 临床病理联系 --血尿,伴红细胞管型、中度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水肿 --Goodpasture综合征的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咯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病人迅速出现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等症状,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 --预后较差,病人的预后与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的比例相关。具有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低于80%的病人预后略好于比例更高者 肾病综合征相关的肾炎类型 膜性肾小球病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病(膜性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原发性膜性肾小球病被认为是与Heymann肾炎 --自身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反应,在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有补体出现 --实验研究提示,病变的发生与由补体C5b~C9组成的膜攻击复合体的作用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 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光镜: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弥漫性增厚,PASM显示增厚的基膜及与之垂直的钉突,形如梳齿。钉突向沉积物表面延伸并将其覆盖,使基膜明显增厚 荧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表现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 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病理联系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常为慢性进行性 --少部分病人为非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血尿或轻度高血压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 --病人病情可缓解或得到控制,多数病人蛋白尿等症状持续存在 --约有40%的病人最终发展为肾功不全

  膜性肾小球病

  膜性肾小球病(膜性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原发性膜性肾小球病被认为是与Heymann肾炎 --自身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反应,在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有补体出现 --实验研究提示,病变的发生与由补体C5b~C9组成的膜攻击复合体的作用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 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光镜: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弥漫性增厚,PASM显示增厚的基膜及与之垂直的钉突,形如梳齿。钉突向沉积物表面延伸并将其覆盖,使基膜明显增厚 荧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表现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 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病理联系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常为慢性进行性 --少部分病人为非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血尿或轻度高血压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 --病人病情可缓解或得到控制,多数病人蛋白尿等症状持续存在 --约有40%的病人最终发展为肾功不全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或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但很多证据表明本病与免疫机制有关. 病变特点: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有脂性肾病之称 . 肉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而出现黄白色条纹 光镜: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 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和蛋白小滴 荧光:阴性 电镜: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PAS染色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弥漫消失 临床病理联系 --多见于儿童,可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或免疫接种之后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水肿常为最早出现, 蛋白尿多为选择性。通常不出现高血压或血尿 --皮质类固醇治疗对90%以上的儿童患者有明显疗效,部分病人病情复发,有的甚至出现皮质类固醇依赖或抵抗现象,但远期预后较好,患儿至青春期病情常可缓解 --成人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反应缓慢或疗效不明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的FSGS病因不明 --主要由脏层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改变引起 --导致通透性增高的循环因子可能和本病的发生有关 --局部通透性明显增高,导致节段性的玻璃样变和硬化 --其体内可能有损伤内皮细胞的循环性因子的存在 病理变化 光镜: 病变呈局灶性,节段性分布,病变肾小球累计部分小叶和毛细血管袢内系膜基质增多、血管塌陷、玻璃样物沉积,节段性纤维化,可见有球性硬化 荧光:硬化的血管球节段内有IgM和C3沉积,或阴性 电镜: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上皮细胞从基底膜剥脱 临床病理联系 --大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仅表现为蛋白尿 -- 本病的特点为  出现血尿、高血压的比例较高  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  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不佳 --转归: 多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0%的病人在发病后十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根据超微结构和免疫荧光的特点为两个主要类型: Ⅰ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有补体的激活。 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常出现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50~60%病人的血清C3水平明显降低,病人出现低补体血症。 病理变化 肾小球体积增大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增生系膜细胞和基质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插入 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呈双线或双轨状 血管球呈分叶状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型: --荧光:C3, IgG, C1q和C4沉积 --电镜: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沉积物 --发病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I型 --荧光:C3 --电镜:高密度沉积物在基底膜致密层 --发病机制: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伴有血尿,也可仅表现为蛋白尿 --本病常为慢性进展性,预后较差 --伴有大量新月体形成的病人可出现急进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约 50%的病人在10年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常不明显,肾移植后常复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明确,可能存在多种致病途径,如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等。免疫反应通过介质的作用刺激系膜细胞,导致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 病理变化: 光镜: 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荧光: 常显示不同的结果,我国最常见IgG及C3沉积,在其他国家则多表现为IgM和C3沉积(又称IgM肾病),有的 病例仅出现C3沉积,或免疫荧光为阴性 电镜: 部分病例系膜区见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 可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病变轻者疗效好,病变严重者可伴有节段性硬化,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与衰竭,预后较差。

  IgA肾病

  IgA 肾病 --由Berger于1968年最先描述,又称Berger病 --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IgA沉积 --临床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最常见的肾炎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别很大,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发病率-很高 --可为原发、独立的疾病。过敏性紫癜、肝脏和肠道疾病可引起继发性的IgA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清中聚合IgA增高或出现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 --与某些HLA表型有关,提示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IgA肾病的发生与先天或获得性免疫调节异常有关 --病毒、细菌等刺激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IgA合成增多 --IgA或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系膜区,激活补体替代途径 病理变化 --光镜:组织学改变差异很大,系膜增生性病变最常见,也可为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或硬化等,少数病例可有较多新月体 --免疫荧光:系膜区IgA沉积,常伴有C3,也可出现少量IgG和IgM --电镜:系膜区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病理联系和预后 --可见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儿童和青年多发 --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30~40%的病人仅有镜下血尿,可伴轻度蛋白尿 --5~10%的病人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通常持续数天,以后消失,但每隔数月复发 --预后差异很大,许多病人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15~40%的病人病情缓慢进展,在-20年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年龄大、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或肾活检时发现血管硬化或新月体形成者预后较差。肾移植后可重新出现IgA沉积,并引起相应的临床改变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不同类型的肾炎发展形成 --链球菌感染后性肾炎的儿童患者约1~2%发展慢性肾炎, 成人患者转为慢性肾炎的比例较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度过急性期后绝大部分转为慢性肾炎 --有相当数量的慢性肾炎病人发病隐匿,没有明确的急性或其他类型肾炎的病史,发现时已进入慢性阶段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又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 --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硬化,所属肾小管萎缩或消失;呈“集中趋势” --少部分肾单位代偿,表现为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管内各种管型 --肾内细小动脉壁洋葱皮样增厚、玻璃样变和管腔狭窄 --间质纤维化,伴炎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部分病人有肾炎,部分患者起病隐匿 --早期食欲差、贫血、呕吐、乏力和疲倦等,有的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亦有表现为水肿者 --晚期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病程——数年至数十年  早期——可控制病情  晚期——肾功能衰竭

  病因和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肾为唯一或主要受累的脏器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免疫性、血管性或代谢性全身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遗传性疾病:一组以肾小球改变为主的遗传性家族性肾脏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理 确切病因未明,大部分由免疫机制引起 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非肾小球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病原体、药物等 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肾小球损伤的介质 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疾病观察和技术 肉眼: 光镜 : 苏木素伊红染色(HE) 过碘酸-Schiff染色 (PAS) 过碘酸六胺银染色(PASM) Masson三色 荧光: IgA 、IgG、IgM、C3、C1q、C4 电镜: 超微结构、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肾炎基本病理变化 肾小球病变: --肾小球细胞增多 --基膜增厚和断裂 --炎性渗出和坏死 --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小管和肾间质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内管型、肾小管萎缩消失 --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化 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氮质血症(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水肿、血尿和蛋白尿,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 、 高脂血症和脂尿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IgA肾病) 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各型肾炎终末阶段)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病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A 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病变的分布 病变肾小球的数量和比例 --弥漫性肾炎:病变累及全部或大多数肾小球(50%以上) --局灶性肾炎: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50%以下) 病变肾小球受累毛细血管袢的范围 --球性:病变累及整个肾小球的全部或大部分毛细血管绊 --节段性:病变仅累及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袢(不超过肾小球切面的50%)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由感染引起:链球菌;非链球菌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病前1-4 周链球菌感染 史——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理变化: 肉眼: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脏表面充血,切面见肾皮质增厚,有的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 光镜: 弥漫性肾小球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 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处血管壁发 生纤维素样坏死、出血、血栓形成 免疫荧光:肾小球内有IgG、IgM和C3沿毛细血管壁粗颗粒状沉积 电镜: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通常呈驼峰状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或系膜区 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最常见肾炎类型 多为5-14岁儿童 通常与咽部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症状 急性肾炎综合征 --血尿、蛋白尿、少尿 --水肿 --高血压 转归:儿童预后好,成人较差.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常用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于急性肾功能不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 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表面可有出血点, 切面皮质增厚 光镜: 多数肾小球见新月体形成 新月体是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早期细胞性新月体,随之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为纤维性新月体 新月体可使肾小球球囊腔变窄或闭塞 有时可出现肾小球节段性坏死、弥漫或局灶性内皮细胞增生或系膜细胞增生等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胞性新月体,PAS染色 纤维性新月体,PAS染色 根据免疫荧光提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I 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基底膜内IgG和C3的线性沉积,线性荧光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Goodpasture syndrome) II型: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颗粒状荧光,原发性、感染后、系统性红 斑狼疮,IgA肾病等。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大量新月体形成 III型:免疫反应缺乏型 免疫荧光阴性 电镜:新月体形成,Ⅱ型病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肾小球基膜的缺损和断裂 临床病理联系 --血尿,伴红细胞管型、中度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水肿 --Goodpasture综合征的病人可有反复发作的咯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病人迅速出现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等症状,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 --预后较差,病人的预后与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的比例相关。具有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低于80%的病人预后略好于比例更高者 肾病综合征相关的肾炎类型 膜性肾小球病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病(膜性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原发性膜性肾小球病被认为是与Heymann肾炎 --自身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反应,在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形成免疫复合物,有补体出现 --实验研究提示,病变的发生与由补体C5b~C9组成的膜攻击复合体的作用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 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 光镜: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弥漫性增厚,PASM显示增厚的基膜及与之垂直的钉突,形如梳齿。钉突向沉积物表面延伸并将其覆盖,使基膜明显增厚 荧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表现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 电镜: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病理联系 --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原因,常为慢性进行性 --少部分病人为非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血尿或轻度高血压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 --病人病情可缓解或得到控制,多数病人蛋白尿等症状持续存在 --约有40%的病人最终发展为肾功不全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又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或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但很多证据表明本病与免疫机制有关. 病变特点: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质沉积,故有脂性肾病之称 . 肉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而出现黄白色条纹 光镜: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 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和蛋白小滴 荧光:阴性 电镜: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PAS染色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弥漫消失 临床病理联系 --多见于儿童,可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或免疫接种之后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水肿常为最早出现, 蛋白尿多为选择性。通常不出现高血压或血尿 --皮质类固醇治疗对90%以上的儿童患者有明显疗效,部分病人病情复发,有的甚至出现皮质类固醇依赖或抵抗现象,但远期预后较好,患儿至青春期病情常可缓解 --成人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反应缓慢或疗效不明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的FSGS病因不明 --主要由脏层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改变引起 --导致通透性增高的循环因子可能和本病的发生有关 --局部通透性明显增高,导致节段性的玻璃样变和硬化 --其体内可能有损伤内皮细胞的循环性因子的存在 病理变化 光镜: 病变呈局灶性,节段性分布,病变肾小球累计部分小叶和毛细血管袢内系膜基质增多、血管塌陷、玻璃样物沉积,节段性纤维化,可见有球性硬化 荧光:硬化的血管球节段内有IgM和C3沉积,或阴性 电镜: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上皮细胞从基底膜剥脱 临床病理联系 --大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仅表现为蛋白尿 -- 本病的特点为  出现血尿、高血压的比例较高  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  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不佳 --转归: 多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0%的病人在发病后十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根据超微结构和免疫荧光的特点为两个主要类型: Ⅰ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有补体的激活。 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常出现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50~60%病人的血清C3水平明显降低,病人出现低补体血症。 病理变化 肾小球体积增大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增生系膜细胞和基质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插入 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呈双线或双轨状 血管球呈分叶状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型: --荧光:C3, IgG, C1q和C4沉积 --电镜: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沉积物 --发病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I型 --荧光:C3 --电镜:高密度沉积物在基底膜致密层 --发病机制: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伴有血尿,也可仅表现为蛋白尿 --本病常为慢性进展性,预后较差 --伴有大量新月体形成的病人可出现急进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约 50%的病人在10年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常不明显,肾移植后常复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明确,可能存在多种致病途径,如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等。免疫反应通过介质的作用刺激系膜细胞,导致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 病理变化: 光镜: 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荧光: 常显示不同的结果,我国最常见IgG及C3沉积,在其他国家则多表现为IgM和C3沉积(又称IgM肾病),有的 病例仅出现C3沉积,或免疫荧光为阴性 电镜: 部分病例系膜区见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 可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病变轻者疗效好,病变严重者可伴有节段性硬化,甚至出现肾功能障碍与衰竭,预后较差。 IgA 肾病 --由Berger于1968年最先描述,又称Berger病 --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IgA沉积 --临床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最常见的肾炎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别很大,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发病率-很高 --可为原发、独立的疾病。过敏性紫癜、肝脏和肠道疾病可引起继发性的IgA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清中聚合IgA增高或出现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 --与某些HLA表型有关,提示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IgA肾病的发生与先天或获得性免疫调节异常有关 --病毒、细菌等刺激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IgA合成增多 --IgA或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系膜区,激活补体替代途径 病理变化 --光镜:组织学改变差异很大,系膜增生性病变最常见,也可为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或硬化等,少数病例可有较多新月体 --免疫荧光:系膜区IgA沉积,常伴有C3,也可出现少量IgG和IgM --电镜:系膜区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病理联系和预后 --可见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儿童和青年多发 --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30~40%的病人仅有镜下血尿,可伴轻度蛋白尿 --5~10%的病人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通常持续数天,以后消失,但每隔数月复发 --预后差异很大,许多病人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15~40%的病人病情缓慢进展,在-20年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年龄大、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或肾活检时发现血管硬化或新月体形成者预后较差。肾移植后可重新出现IgA沉积,并引起相应的临床改变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不同类型的肾炎发展形成 --链球菌感染后性肾炎的儿童患者约1~2%发展慢性肾炎, 成人患者转为慢性肾炎的比例较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度过急性期后绝大部分转为慢性肾炎 --有相当数量的慢性肾炎病人发病隐匿,没有明确的急性或其他类型肾炎的病史,发现时已进入慢性阶段 病理变化 肉眼: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又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 --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硬化,所属肾小管萎缩或消失;呈“集中趋势” --少部分肾单位代偿,表现为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管内各种管型 --肾内细小动脉壁洋葱皮样增厚、玻璃样变和管腔狭窄 --间质纤维化,伴炎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和转归 --部分病人有肾炎,部分患者起病隐匿 --早期食欲差、贫血、呕吐、乏力和疲倦等,有的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亦有表现为水肿者 --晚期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病程——数年至数十年  早期——可控制病情  晚期——肾功能衰竭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考研西医综合考点背诵:肾小球疾病”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指导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考研公开课小程序

本文关键字: 考研西医综合资料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