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88折优惠
红包
【30个】专业课HOT
24考研
【在职】考研
MBA
【全科】5月备考
24考
【择校】易上岸
推荐
【政治】快入门
24考
【定制】1v1
私人订制
【测试】英语水平
免费
【0元】公开课
免费学
【定校】全科计划
精
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认识论”,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首诗说明
A.主体能够建构客体
B.意识决定物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应该一致
C.意识的差异性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差异性
D.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
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3.2014年以来,个别大学食堂开始引进炒菜机器人。由于火候、时间掌握等原因,使用炒菜机器人烹饪的时间比普通人工炒菜能节省5%-10%,全程自动化控制程序,除了能保障菜肴准时出锅,还具有油烟低、辨别过期食材等特点和功能。这说明
A.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B.实践工具可以强化人某一方面的能力
C.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D.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4.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6.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由理论指导的行动才能叫做实践
C.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实践是物质化的理论
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B.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C.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D.认识来源于实践
8 .“见多识广”这一成语包含的道理是
A.认识源于实践
B.认识指导实践
C.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
9.19世纪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路易斯·巴斯德的这句名言强调了
A.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
C. 认识事物要有理性的指导
D. 既要善于观察事物,又要善于思考问题
10. 当我们在书上看到动物、植物等一个具体概念时,就会在大脑中立即出现一个感性的形象于此概念相对应。这表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转化
C.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推理的工具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11.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种观点
A.贬低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B.贬低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C.强调了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指导作用
D.强调了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的作用
12.“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C.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D.理性认识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且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1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对没有对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B.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C.人的感觉是包含理性的感觉
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14.“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在这个命题指出,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指明的哲学原理是
A.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B.理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C.意识具有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 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学派的代表,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是“经验论”学派的代表,主张“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两大对立派别长期争论不休,它们共同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6.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联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法?地震的发生。这说明
A.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B.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
C.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
1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D.真理是多元的
18.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19.人为什么打哈欠?解释很多,似乎没有一种经得起严格的科学审查。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2014年7月29日发表文章对此进行了阐释。一种说法是,打哈欠能促进颌、颈和窦的血流,在吸进一大口气时带走热量,从而给脑部降温。反对意见则指出,热天打哈欠不如冷天频繁。还有一种假设认为,打哈欠充当身体活跃起来的信号,是让我们保持警惕的方式,但这一假设又缺乏有力的科学证明。上述现象说明。
A.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封闭式的循环
B.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直线式的前进
C.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D. 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企图发现“永恒真理”、“真理”的过程
20.科学家牛顿曾有一度是热心股民。他经过精确研究和计算后,投入全部资金,买了当时一家热门的股票。短短数月,股价飞涨,高曾涨到8倍,牛顿喜不自胜。不久,风云突变,一夜之间,股票泡沫突然引爆,牛顿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脱身,全部砸了进去,股市给贪心的牛顿开了个大玩笑。最后,他只好无奈地感叹:“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牛顿炒股的失败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A. 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B. 不会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C. 往往是一次性完成的
D. 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21.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想,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强调了认识活动中
A.实践的重要性
B.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C.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D.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22.“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23.列宁说过: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过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句话表明
A.真理是无条件的、无限的
B.真理是不能把握和认识的
C.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事物
D.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及相对正确的反映
24.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价值是主观的
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25.“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6.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观点是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27.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
A.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8.同一个物理学规律可以用不同的数学公式或语言文字形式加以表述,而在这一规律本身不会随之改变。这说明
A.对于一个特定的认识客体而言,不同的阶级、民族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B.真理形式的多样性并不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C.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
D.真理是相对的
29.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这句话表明
A.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
B.价值评价是反映了价值依赖关系的评价
C.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的标准
D.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认识的本质
【解析】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个客体的反映会因主体认识的差别有所不同。对于同是秋天,有的人是悲观的看法, 而有的人是主观的看法,故此题选D。主体可以选择、建构客体信息,但不能建构客体,故A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会因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故B错误。意识的差异性,取决与认识主体观点、角度、立场等的不同,不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差异性,故C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B。
2.【答案】C
【考点】认识的基本规律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所以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对“文盲”的定义也在不断修改,故此题选C。确定事物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认识主体,故A错误。B选项是联系的观点,本身表述无误,但与题干无关,故不选D选项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本身表述无误,但与题干无关。
3.【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解析】实践是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由三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和中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这些工具可以强化或者提高人某一方面的能力。材料中提到炒菜机器人,这个中介工具可以提高人们炒菜的能力,故此题选B。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机器人不是真正的人,故A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过指导实践改造物质,但不能直接创造物质,故C错误。D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目中未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此题选B。
4.【答案】C
【考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解析】实践决定认识有四点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题干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强调实践的作用,即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标准,故此题选C。ABD选项本身无误,但与题意无关,故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C。
5.【答案】B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解析】“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是指先天生理素质的差别,“鸿沟”是指人的才能的差别,“分工”的不同是指后天实践的差别。人的才能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认识是由实践决定的,故A错误,B正确。人后天的主观努力程度、社会政治地位对人的才能具有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故C、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6.【答案】C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理论是高级形式的认识,它不是物质,故A错误实践不一定是由理论指导,认识也可以指导实践,故B错误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顺利展开,错误的理论阻碍实践的发展,题干说到“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变成物质的力量”意理论过指导实践,把精神层面的东西变为物质的力量,故C正确。D选项本身表述错误,实践和理论不是一个层面的。综上所述,此题选D。
7.【答案】D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只有登高山,才知道天的高度只有亲临深渊,才知道地的厚度。即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没有可比性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B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选项错在“总是”,认识在实践后产生,但是却可以指导后续的实践,故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D。
8 .【答案】A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析】“见多知广”的意思是:见过的经历的多了,认识就能宽广渊博。故此题选A。BCD本身表述正确,但与此意不符合。综上所述,此题选A。
9.【答案】C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做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认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过理性认识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故本题选C。B选项本身表述错误,不能单纯说感性还是理性是可靠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可靠的。AD选项本身错误,故此题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C。
10.【答案】A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看到一个“具体概念”,指代“理性认识”,“感性的形象“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故A正确。B选项表述错误,感性认识可以转化为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能转化为感性。CD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A。
11.【答案】B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中,“理性”指的是理性认识,“眼睛’’指的是感性认识,这句话过分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贬低了感性认识的作用。故排除A选B。C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B。
12.【答案】D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格言”指代“理性认识”,“饱经风霜的老人和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代指“感性认识”。饱经风霜的老师要比缺乏阅历的少年对这句格言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表明理性认识要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故此题选B。认识起源于实践,故C选项表述错误。AB选项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不符。综上所述,此题选B。
13.【答案】C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穷人和商人对景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说明穷人和商人在观察景色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故此题选C。A项是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B选项表述错误,意识可以对认识对象信息进行选择、重组、整合、建构,但不可以建构认识对象。D选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C。
14.【答案】A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观察”指“感性认识”“不同知识背景”指理性认识。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说明感性中渗透着理性,故A正确。BC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A。
15.【答案】D
【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解析】感性认识和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会走向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认识,不承认感性认识。或走向经验论,即只承认感性认识,不承认理性认识。故此题选D。ABC与题干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D。
16.【答案】C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解析】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从古代的“阴阳失衡”到现在的数据观测,但仍不能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故此题选C。A选项表述错误,人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过科技的发展不断突破的BD选项本身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C。
17.【答案】B
【考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解析】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选B。A项本身表述错误,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扬弃”关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选项是主观真理论的表现之一,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D选项表述错误,真理是一元的。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综上所述,此题选B。
18.【答案】A
【考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解析】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从美国科学家发现中微子之后,人类对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后来欧洲又取得新的进展,说明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此题选A。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二者具有明确的界限,故B错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故C错误 D选项本身正确,与题干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A。
19.【答案】C
【考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解析】认识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对“打哈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故本题排除B选C。A项表述错误,认识过程是开放的。D选项表述错误,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真理”,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综上所述,此题选C。
20.【答案】A
【考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解析】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牛顿对于股市的认识受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会出现反复曲折。故此题选A。BCD本身表述错误,故不选。综上所述,此题选A。
21.【答案】C
【考点】非理性因素
【解析】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材料中的“想象”指非理性因素,所以此题选C。ABC三项与题干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C。
22.【答案】 D
【考点】真理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解析】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故此题选D。A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与题意无关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故B选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故C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D。
23.【答案】D
【考点】真理的相对性
【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列宁说“人只能过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自然界“是真理相对性的体现,故此题选D。ABC本身表述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故A错误,BC属于不可知论,故BC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D。
24.【答案】D
【考点】真理和谬误
【解析】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爱迪生说“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是它意识到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故D正确。价值是指具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故A错误B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认识有时落后于实践,有时先于实践,不是“总是”。C选项是矛盾的普遍性,本身正确,与题意无关。综上所述,此题选D。
25.【答案】 C
【考点】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解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诗人莱辛强调“追求”真理,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意指认识应该不断向前推移,所以此题选C。AB选项本身正确,与题意无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二者都重要,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C。
26.【答案】B
【考点】真理的一元性
【解析】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虽然图中不同的人对于这幅图的定论不一,但并不是说这幅图没有真实的说法。A选项表述不全面,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不选C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合D选项表述不全面,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综上所述,此题选B。
27.【答案】D
【考点】真理的含义
【解析】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此题选D。AC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B选项本身表述错误,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是直观反映。综上所述,此题选D。
28.【答案】B
【考点】真理的客观性
【解析】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对于真理本身来说,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对于同一个物理学规律,虽然表达形式不一,但并不否定真理的客观性,故B正确。A选项否认了真理的一元性C选项是望文生义选项。D选项表述不全面。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综上所述,此题选B。
29.【答案】C
【考点】价值评价
【解析】题干中列宁这句话表明,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故此题选C。A选项说法错误,价值评价是一种客观性的活动B选项说法错误,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D选项表述错误,实践是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综上所述,此题选C。
以上为“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认识论”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本文关键字: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资料下载
新东方考研资料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3-05-17新东方在线考研资料合集
下载方式:微信扫码,获取网盘链接
目录: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大纲+备考资料+词汇书+考前押题+自命题
资料介绍: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大纲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政数英备考资料+自命题真题
2024考研公共课必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13-2023考研历年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PDF可打印)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4考研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03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政治 内部押题 PDF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徐涛:23考研预测六套卷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政数英冲刺资料最新整理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3考研答题卡模板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11-16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大纲词汇5500PDF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2-07-28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历年真题(公共课+专业课)
发布时间:2022-07-28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阅读100篇附解析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新东方考研学霸笔记整理(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01-2021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可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词汇5500(完整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2考研政审表模板精选10套
发布时间:2022-01-0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下载
发布时间:2021-12-09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政审表模板汇总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近5年考研英语真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
发布时间:2020-06-17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2考研12大学科专业排名汇总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23考研政治复习备考资料【珍藏版】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英语万能模板+必备词汇+范文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数学一、二、三历年真题整理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2001-2021历年考研英语真题PDF版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近10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2019-11-21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添加班主任领资料
添加考研班主任
免费领取考研历年真题等复习干货资料
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外交和国际战略”,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来源 : 网络 2023-03-24 07:25:00 关键字 :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解放战争考点多选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来源 : 网络 2023-03-24 07:25:00 关键字 :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解放战争考点单选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来源 : 网络 2023-03-24 08:25:00 关键字 :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辩证法多选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来源 : 网络 2023-03-23 08:18:00 关键字 :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多做练习、熟记知识点等。为了让各位正在备考考研政治的考生高效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归纳整理了“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备考单选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来源 : 网络 2023-03-23 07:18:00 关键字 : 2024考研政治模拟题 考研政治模拟题
资料下载
新东方在线考研资料合集
下载方式:微信扫码,获取网盘链接
目录: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大纲+备考资料+词汇书+考前押题+自命题
资料介绍: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大纲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政数英备考资料+自命题真题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阅读排行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