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16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2)

2015-11-06 15:30:23来源:网络

  考研冲刺阶段,研究真题和模拟自测是重要手段,可以帮助考生有效的巩固知识点和查漏补缺。下面新东方在线分享教育学专业考研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和答案,大家可以多练习,检验自己的水平。

2016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2)

  一、填空题

  1.提出学习的最佳环境是"虚壹而静"的是_______。

  2.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的是_______,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________,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

  3.首创幼儿园这一名称的是__________。

  4.教育万能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人的身心发展的四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中不能揠苗助长是遵循了其中__________的特点。

  6.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两种德育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监生历事是________时期的一种教学实习制度。

  10.学习动力理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人的最高的需要是______________。

  11.教育史中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12.列举三个进步教育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了记住24节气而编的24节气歌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策略。

  14.把道德水平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这三个水平的是______________。

  15.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____________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简答题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2.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3.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4.简述教育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方法。

  5.学习的概念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改革述评。

  2.试述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荀子2、培根,《大教学论》,赫尔巴特3、福禄贝尔4、爱尔维修5、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阶段性6、洛扎诺夫7、体谅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9、明朝10、马斯洛,自我实现11、裴斯泰洛奇12、昆西教学法,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13、精细加工策略14、科尔伯格15、有关问题,问题顺序

  二、简答题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2.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3.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可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一)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如身体的发展是按“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人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思维,记忆的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的发展的,这些顺序是不可违背的。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一般是不能跨越的。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二)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又如脑的发展最迅速的是在出生后的第5—10个月,五、六岁,十三、四岁三个阶段,其他阶段则发展较慢。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艺术才能中,音乐的才能表现为较早,绘画、雕刻才能则表现为较晚,等等。

  (三)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即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可变性。

  (四)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

  4.简述教育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方法。

  答: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将会影响到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平衡法。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组的影响相当,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

  ②消除法。即尽量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减少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恒定法。就是使无关变量效应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

  ④随机法。使之在取样、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诸多环节时随机安排,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它是教育实验中唯一有可能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方法。

  ⑤抵消法。这种方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收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联系、适应、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可以在先后轮换过程中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学习的概念是什么?

  答:关于学习的一般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或,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阐述如下:

  ①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②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说思维上的变化,也可礼为发生了学习。当然,这些变化必须是持久的变化,而非短暂的、一时的变化。

  ③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

  ④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学习;它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指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也包括从出生一直持续终身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三、论述题

  1.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改革述评。

  答: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鲁士、奥地利等邦正式成立教育部,教育管理开始走向世俗化,从由教会管辖逐步转归国家掌管。到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初等义务教育进一步实施,初等学校迅速增加,师范学校因此也大有发展,但此时的德国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宗教性仍很明显。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文科中学先前那种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略有改变,减少古典语文的课时,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2.试述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并举例说明。

  (1)原则的含义: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举例,略。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