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政治经济学历年真题

2014-11-20 14:06:04来源:网络

  2003年单项选择第10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

  A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 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 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 形成沿海、沿江的新格局

  历届考研题(哲学部分)

  2002年理科:

  一、单项选择:

  1.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2.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B)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3.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二、多项选择:

  16.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CD)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17.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DE)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ABCDE)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三、辨析题:

  31. 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 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3)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五、材料分析题:

  36. 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 《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 《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4分)

  ②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3分)

  ③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要点: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