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21考研首都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专业综合试题解析

2021-03-12 09:38:00来源:网络

   2021考研首都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专业综合试题解析

  2021考研初试已结束,新东方在线考研网在考研初试后及时为各位考研考生梳理"2021考研首都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专业综合试题解析"内容,新东方在线考研各研究院院长针对2021考研初试试题进行试题变化及难度解析,供考生参考>>赢在初试胜在复试-即刻解锁

  一、名词解释

  1. 神经系统

  【答案要点】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主要由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位于颅腔和椎管以外的神经组织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干和神经节组成。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主要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

  2. 感受性

  【答案要点】

  人类的各个感觉器官均有相应的适宜刺激,不同感觉器官能够探测的刺激不同,每个感觉器官所能够探测到的物理能量也是有限的。只有处在特定限度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类的感觉。这就是感官对刺激的选择性,即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问题。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高表明感受性低,感觉迟钝。

  3. 成就动机

  【答案要点】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且在活动中能获得优异结果或能超过他人的心理倾向。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1963年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该模型认为,成就动机包含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个体的成就行为是这两种动机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

  4. 理想自我

  【答案要点】

  希金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进一步说明了自我概念的内涵,在他看来,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其中理想自我是指自己和他人希望自己在理想状况下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人们回避一些目标。

  5. 印象管理

  【答案要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首先提出了“印象管理”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交往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则是演员,每个人都在扮演一定的角色。他们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以确保与当前社会情景相符合并获得别人的积极评价。由此,戈夫曼将印象管理定义为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6. 未收录

  7. 未收录

  8. 未收录

  二、简答题

  1. 简述认知资源理论的内容

  【答案要点】

  最初提出资源限制理论的卡尼曼认为,操作的有限性仅仅是由于心理资源有限所决定的。诺尔曼等扩大并精确化了资源的概念,区分出两种任务:一类是作业成绩已经达到了最佳水平,人再努力也不可能提高作业的成绩,这类任务称为“资料限制”任务;另一类是指通过增加更多的努力可以提高作业操作水平,这类任务称为“资源限制”任务。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需要运用心理资源,操作几项任务可以共用心理资源,但是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只要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人的心理资源的总量,那么同时操作就是可能的。认知得到的注意资源和唤醒是连在一起的,受情绪和药物等影响。

  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中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可以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或新异刺激上。

  该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实验结果,且不涉及信息加工阶段的分析,但最大缺陷是并未深入加工过程的内部,不能做出预 测。

  2. 推理分为哪两种?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

  从已知的信息得到结论的认知加工过程就是推理。 推理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即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如根据前提1“凡是学生都有学号”和前提2“李文是个学生”,可以得到结论“李文有学号”,这就是一个演绎推理。

  人们研究较多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推理,它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和赛尔斯 发现,推理常常受到“气氛效应”的影响而导致错误。查珀曼等人认为,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还有心理学家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没有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具体事实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即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例如:第一事例:张家的婴儿一周岁左右会叫妈妈。第二事例:王家的婴儿一周岁左右会叫妈妈。第三事例:李家的婴儿一周岁左右会叫妈妈。结论:婴儿一周岁左右就会叫妈妈。

  (3)不同:与演绎推理不同,归纳推理中的结论不是绝对的,只是“可能的”,其可能性也许有85%,也许有90%,要依所抽样本的代表性(代表性越好,其可能性就越高,地区、性别、家庭文化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与样本大小(样本越大,其可能性将越高)而定。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容易犯“轻率概化”的错误,比如人们对性别、种族的刻板印象就是这样形成的。

  3. 统计纠错题?

  【答案要点】

  暂无。

  4. 三篇原稿一个三行一错误 一个五行一错误 一个十行一错误 让被试看到错误用○标出来(1)有何错误(2)如何修改实验 还有一问忘了

  【答案要点】

  暂无。

  5. 未收录

  6. 未收录

  三、论述题

  1.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并进行评价。

  【答案要点】

  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获得知识的方式,即获得、加工以及运用信息的方式。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心理、思维和智力)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皮亚杰同时认为,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关键的时间点:两岁左右、七岁左右和青少年期。每经过一个时间点,儿童就会使用新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建构。这也意昧着儿童的认知发展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还没有表象和思维,智力活动还处于感知运动水平。婴儿的行为是自然发生的,代表了一种试图理解世界的努力。对婴儿来说,“球是用来扔的,奶瓶是用来吸的。”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左右)

  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成就是出现了符号功能或象征性功能。符号是事物的代表而不是事物的本身,语言是一种符号,如“茶杯”这个词代表了与茶杯有相同功能的一类物品。儿童在此阶段更多地使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心理推理出现,概念的使用也有所增加。儿童开始更善于在内部表征事件,更少依赖直接的感知运动活动来理解周围的世界。

  但是他们还不能进行运算。他们的思维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其次,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具备守恒观念。所谓守恒,是指客体的外观虽然改变了,但客体的某一物理属性仍然保持不变。另外,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对转变不完全理解。最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按前后一致的概念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左右)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以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为特征的。具体运算思维要求把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问题之中。具有去中心化的能力。儿童一旦完全采用具体运算思维,就展现出很多认知进展。如获得可逆性的概念,认识到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能解决类包含问题。同时具有了序列能力,即能够按照大小的递增或递减对物体的各个成分排出次序。另外,还具备了对距离、面积和体积的认知,空间推理能力,特别是表现在“心理旋转”和“心理行走”等有关空间方面的推理能力的发展。

  (4)形式运算阶段(约12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青少年的思维形式与内容相对区分,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以命题形式进行运算;能用假设——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科学思考。此外,青少年的归纳推理能力也获得了发展。

  青少年期,青少年的反省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出现自我中心性的回复。存在两种缺点:一是假想观众。二是个人神话。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种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强调了认知发展中个体的主动性,并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皮亚杰的研究只局限于自己家三个孩子的细致观察,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认为认知发展到青春期就结束了,显然不符合现代发展观。

  2. 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现象:

  (1)在上数学课的教室考数学,觉得对公式记得特别清楚

  (2)公园里见到老虎觉得安全,在野外见到老虎觉得危险

  (3)看朋友学会了下棋,对自己学下棋更有信心

  【答案要点】

  (1)题干描述内容可以用情景记忆解释,遵循编码特异性原理。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情景记忆依据编码特异性原理,强调编码方式和提取方式之间的匹配,若前后相互一致,则有助于信息的快速提取。在上数学课的教室考数学,编码方式和提取方式相同,易提取。

  (2)题干可以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解释。公园里见到老虎觉得安全,公园作为以一种无条件刺激,老虎作为条件刺激,反复结合之后看到老虎觉得安全。野外见到老虎觉得危险,野外是危险的无条件刺激,和老虎多次结合,进而在野外见到老虎觉得危险。

  (3)题干可以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解释。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题干看朋友学会了下棋就属于替代性经验,进而增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学下棋更有信心。

  四、分析题

  1. 虚无假设 方差分析表 分析实验结果

  【答案要点】

  此题主要考查心理统计中方差分析结果表的内容,因为内容不全,故不做解析。

  2 . 含有某种成分的中草药对术后焦虑的患者有没有作用。采用双盲与安慰剂效应

  (1)提出假设

  (2)被试和材料

  (3)自变量 因变量 额外变量 实验方法

  (4)实验步骤

  (5)用什么方法分析数据

  【答案要点】

  (1)提出假设:给予被试一定的安慰剂效应后,相较于未使用某种成分的中草药的患者而言,使用含有某种成分中草药的患者术后的焦虑有明显的降低。

  (2)被试:随机选择60名在手术结束后患有焦虑情绪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被试给予的指导语是:这种含有某种成分的中草药对于你们术后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希望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安慰剂组);另外一组:主试被试均不知道草药的用途(双盲组)

  材料:准备适量一定的中草药,作为安慰剂使用

  (3)自变量:被试类型(安慰剂组与双盲组);

  因变量:被试焦虑情绪量表得分;

  额外变量:被试的动机、情绪变化、主试的性别、言谈举止等、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干扰等;

  实验方法: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4)实验步骤:随机选择60名在手术结束后患有焦虑情绪的被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被试给予的指导语是:这种含有某种成分的中草药对于你们术后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希望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安慰剂组);另外一组:主试被试均不知道草药的用途(双盲组)。两组在接受完不同的指导语后,给予安慰剂组一定的中草药,双盲组被试不给予中草药,按照正常恢复,一个月后,让两组被试均接受焦虑情绪量表的测量。

  (5)统计分析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小编整理的“2021考研首都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专业综合试题解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更多心理学考研信息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心理学频道!


考研公开课小程序

本文关键字: 心理学真题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