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22国际商务硕士考研: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重要知识点(11)

2021-04-06 07:46:00来源:网络

  2022考研国际商务硕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重要知识点(11)

  下面是新东方在线考研小编整理的国际商务硕士考研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重要知识点,供2022考研的各位考生参考。

  第五章 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要素禀赋论的发展脉络,掌握H-O定理的基本内容以及H-O模型的分析方法;了解国际贸易对产品价格和要素报酬的影响;了解H-O理论的经验检验及其解释;掌握H-O模型的新发展。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定前提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2×2×2模型。

  2.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是给定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

  3.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消费偏好相同。

  6.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7.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

  二、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一)要素密集度

  不能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来衡量产品的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假设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投入6个单位的劳动和2个单位的资本,而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投入8个单位劳动和4个单位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生产Y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更多而认为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要根据每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来决定其要素密集度。在上面的例子中,X产品的劳动—资本比率是3(6/2),Y产品的劳动—资本比率是2(8/4),X的劳动—资本比率高于Y,因此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Y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是0.5(4/8),X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是0.33(2/6),Y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X,因此Y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对X来说,它相对于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Y而言则是相对于X来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国家的相对要素禀赋。我们可以用所谓“物质准则”和“经济准则”来判断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

  物质准则是根据一个国家可获取的劳动和资本的物质数量来衡量。如果A国在生产产品时每单位资本使用的劳动量比B国多,也就是A国的劳动—资本比率高于B国,就说明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而B国生产产品时每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量比A国多,就说明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经济准则是按各国的工资—利润率(也技术劳动和资本的报酬的比率)来衡量要素丰裕度。如果A国的工资—利润率比B国低,则A国相对于B国来说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则相对于A国来说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需要注意的是,和要素密集度一样,要素丰裕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三、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根据以上的假定,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描述了国际贸易的模式,那就是:一个国家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这个定理得出的结论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形成了比较优势;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别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了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又形成了产品成本的差异;产品成本的差异导致产品价格不同;这种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四、贸易影响与贸易获益

  (一)贸易影响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

  由于X、Y边际机会成本在两国存在差异,两国就可以开展贸易。我们用图5-3描述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

  图5-3(a)表示A国的情形,(b)表示B国的情形。在贸易前,假设A国国内在E点形成均衡,即X和Y的生产组合由E点表示,A国居民在E点进行消费,此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由社会无差异曲线U0表示,过E点的切线T表示贸易前A国国内X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B国在E1点形成均衡,B国在E1点进行生产,B国居民在E1点进行消费,消费者福利水平由社会无差异曲线U0′表示,过E1点的切线T′表示B国国内X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

  这时假定A、B两国开展贸易。国际贸易的第一个影响是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由于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它出口劳动密集型的X产品会使国内X产品价格上升,而进口资本密集型的Y产品又使国内Y产品价格下降,从而X的相对价格上升,即从T变为T1。B国则正好相反,Y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从T′变为T1。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两国按照相等的相对价格水平T1进行贸易(图a和图b中两条T1线的斜率是相等的),T1就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国际相对价格或者国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的第二个影响表现在生产方面。按照T1的国际相对价格水平,A国的生产组合将向S点移动,生产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X。由于机会成本递增,A国不可能形成完全的专业化,因此S点的位置不可能移动到横轴上。由于更多的资源转移到X产品的生产上,Y产品的产量下降。在S点,A国生产OX2数量的A产品,生产OY1数量的Y产品。X产品的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同理,B国的生产组合移动到S1点,它的X产品的产量为OX1,Y产品的产量为OY2。Y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国际贸易的第三个影响表现在消费方面。生产的专业化形成后,A国愿意用一部分X产品来与B国交换Y产品,而B国则愿意用Y产品与A国交换X产品。各国究竟愿意用多少产品来与对方进行交换,取决于本国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按照T1的相对价格水平,A国的消费点移动到社会无差异曲线U1与T1的切点C。在这个点上,A国居民对X产品的需求量为OX1,而对Y产品的需求量为OY2。与国内两种产品的产量相比,A国这时可以出口X1X2数量的X产品,用以交换Y1Y2数量的Y产品(进口量)。同理,B国出口Y1Y2数量的Y产品,进口X1X2数量的X产品。两国新的生产点和消费点之间形成的三角形(A国为CFS,B国为C1F1S1)称为“贸易三角”。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概括起来说,国际贸易使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各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都会上升,而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都会下降,由此形成均衡的国际相对价格。国际贸易使各国利用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形成更高程度的专业化,产量增加。国际贸易使各国消费者能够消费到比贸易前更多的产品。

  (二)贸易获益

  贸易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进口产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使本国进口行业的生产者受损。

  出口行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使本国出口行业的生产者获益。

  五、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价值和缺陷

  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成因,解决了李嘉图模型留下的问题。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很好地说明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国家为什么会开展贸易,说明了开展贸易对贸易国商品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说明了国际贸易给贸易国带来的利益,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不能解释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本文关键字: 2022考研 国际商务硕士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