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023-01-17 07:16:00来源:网络

  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考研心理学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幼儿); 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相对应和平行的。 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此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第3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始于9~10岁以后,大约为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二) 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1.关于行为意向性与行为后果的道德判断,5岁被试所根据的大多是财物损坏的程度;7岁被试对行为意向性判断超过了对财物损坏的判断。 2.关于对成人惩罚的公平性判断,5岁和7岁被试对成人不公正的惩罚,大部分持肯定的态度,这表明他们尚不能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 3.对人身伤害与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在行为意向(有意或无意)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认为人身伤害较财物损坏更为严重。 4.中国儿童从不成熟判断转入成熟判断的年龄,普遍早于皮亚杰等人提出的转折年龄。

  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行为

  (一) 侵犯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1. 侵犯行为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本能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 •新行为主义者把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把侵犯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 2. 侵犯行为的发展 •古德依娜芙(Goodenogh,1931,1975)请45名母亲观察记录儿童的侵犯行为,发现 • 12—24个月儿童的侵犯行为不指向任何特殊的人。 • 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的人的真正的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 • 哈特普(Hartup,1974)的研究表明 •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 •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 •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3. 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Maccoby&Jacklin,1974; 1980;Tieger,1980)。 4. 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攻击行为,实际上使得这种行为合法化,同时没有为儿童提供控制侵犯冲动的机会。 家庭的情绪氛围也影响儿童的侵犯倾向。 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减弱了儿童对侵犯行为的控制。 5. 侵犯行为的控制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③移情训练; 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1.亲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生物学观点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 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据认为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有: 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榜样示范。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 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2.性别角色标准 •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性别角色认同(Sex-role identity)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4.性别角色偏爱 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二) 性别化的发展 1.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 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 • 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 • 在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 4—9岁的男女儿童对性别角色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遵从这些社会要求。 (三) 性别化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了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的决定作用。 精神分理论认为性别化是儿童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态度和行为的两种机制是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 认知理论则指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同伴关系

  (一) 同伴关系的作用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二) 同伴关系的发展 •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 起游戏、活动。 • 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和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三)社会技能训练 训练的对象是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目的在于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改进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心理学复习指导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本文关键字: 考研心理学资料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