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自我

2023-01-29 07:48:00来源:网络

  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考研心理学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自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自我

  引言: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我们的情绪上,称为透明度错觉,指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认为别人也会注意到,但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而且我们的情绪表现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要模糊不清。 除了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还有许多自我感觉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例子。(1)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作为不同文化、种族、性别群体中的个体,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以及他人对这些差异的反应。(2)带有自我服务色彩的社会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地推到配偶身上。(3)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我们会关注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4)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在多变的关系中,我们的自我也在不断变化。

  自我图式理论

  1.自我的概念。 自我即自我意识指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状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所属团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2.自我图式理论。 自我图式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Markus,1977)提出。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 受自我图式理论的影响,自我图式研究更强调自我概念的动态性质。自我图式作为自我概念的存在方式,会对我们认知周围世界和信息的获取、记忆等发挥模式化影响。 1986年与1987年,马科斯又进一步提出了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与动态自我的概念。可能自我是基于自我图式而指向未来的自我概念,即个体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将来会怎样或者该怎样。既包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也包括自己害怕成为的样子;动态自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在我们心中,自己比任何事都更关键。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我们总认为自己把自己的情绪很清楚的表现出来并且使别人注意到,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记忆。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对跟自己有关的事情非常敏感。 可能自我:自我概念不仅包括是什么样子的自我图式,还包括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包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和自己害怕成为的样子(失业的、没有人爱的、学业上失败的自我)。 2.社会因素 角色:当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就会遵守这个角色的规范并且对于将要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期待,从而更好地扮演这个角色。此外我们还会进行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时,我们会找出证据证明自己扮演这个角色的正确性;当我们感觉自己应该扮演某个角色时,我们会更多的表现出符合这个角色的行为。从而在行为和态度上达到相互证明。 社会同一性:主要是对自己的身份和个人所在的社会的一种认同感。当我们在不同的团体中会界定出不同的“我们”,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社会身份。 社会比较:把自己和他人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什么不同,主要有上行比较(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和下行(和比自己弱的人比较)比较两种。在评价某个人的表现时,我们也是在把别人和自己比较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进行下行比较,但是在需要动力的时候会进行上行比较。 他人评价: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人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当别人认为我们很好时,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不错。存在一种镜像自我,即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另外,有时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成功与失败:生活经验对人会产生影响,使成功者更自信。尝试挑战现实的任务并得到了成功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很能干,全力以赴获得的成功更使人自信,同时自尊也来自于付出过努力的成功。 3.文化因素。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对于某些人群而言(特别是那些西方工业文化中的人),个人主义十分盛行,身份更多是独立的。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把集体主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即个人要服从集体,并据此来定义自我。 不同的文化氛围(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当呈现栩栩如生的水下场景时,日本人自然地回忆出比美国人多60%的背景特征,且他们的会议以对关系的描述为主(青蛙在植物旁边);而美国人把注意更多地放在焦点目标上,比如一条大鱼,而较少注意环境的特点。 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之下,分别孕育了独立自主和相互依赖的自我。 (2)个人主义在不同文化内滋长。 (3)独立我与互依我的测量:棒框实验(棒框仪) 棒框测验是对个体认知方式的研究,具体说来是研究当外在的视野线索(框)与内在线索(身体的垂直知觉)发生矛盾时,究竟参照哪个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依内在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把偏于外在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的称为场依存性,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 (4)独立我与互依我的自我建构 (2)个人主义在不同文化内滋长。 (3)独立我与互依我的测量:棒框实验(棒框仪) 棒框测验是对个体认知方式的研究,具体说来是研究当外在的视野线索(框)与内在线索(身体的垂直知觉)发生矛盾时,究竟参照哪个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依内在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把偏于外在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的称为场依存性,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 (4)独立我与互依我的自我建构

  自我认识

  我们轻而易举地形成自己的信念,并且毫不迟疑地解释我们的感受和行为表现。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但是我们的内在信息往往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解释我们的行为。我们一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原因,但是当原因有点微妙的时候,我们的自我解释常常是错误的;当我们有与行动有关的思想出现在行为之前,我们往往会感觉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这种行为的;当同样的行为出现在自我和他人身上时,我们会用不同的解释方法去阐释,即将自己我和其他人区别对待。 预测我们的行为。我们在预测他人行为、关系命运时常常出错;自我预测、对熟悉人的预测和对陌生人的预测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预测我们的感受。我们会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感觉类型、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关于人或事我们常常存在双重态度,即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因此,当我们分析的是意识控制行为,会表现出自我分析智慧;当我们分析的自动化加工行为,会表现出自我分析错觉。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1.自我效能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事。能指引我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有较强的韧性。自我效能感取决自己对事件控制能力的感觉以及事件最后的结果。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2.控制点 描述感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是被外部力量支配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最受自己的努力和技巧所支配的维度。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 在以上问题中,如果你大部分选择的是左侧的答案,那么你可能会倾向于认为你的命运是由自己来控制的(内部控制点);如果你选择的是右侧的答案,那么你可能会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外部控制点)。那些内控型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校表现优秀,在工作中更富创造性,赚钱更多,能够成功戒烟,保持健康的体重,更满意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 3.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由于自己的努力对于结果的改变没有任何作用而形成的逆来顺受的行为被动,导致最后即使在环境可以有能力被自己控制的时候依然表现出无助性。 习得性无助的人极易丧失意志,被动顺从,死气沉沉。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自我控制“肌肉”来获益。研究也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的系统管理确实可以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自我决定是指对于有选择权的时候自我做出的决定。虽然个人控制会带来幸福感,但是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也会带来更多的后悔。

  人性的特点

  1.自尊 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自尊能起到动机作用,即自尊动机。大多数人都会极力维持自己的自尊。 自尊水平影响个体反应:在自尊受到威胁时,高自尊的人通常会做出补偿反应,如责怪别人或下次更加努力,这些反应有助于他们保护积极的自我感觉;而低自尊的人则更容易自责或放弃努力,进而被击垮。如果人们对相近人的其中一个评价更高,就会促使另一个人以某种能够维持自尊的方式行事。 自尊的阴暗面:低自尊的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挣钱少、药物滥用,而且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高自尊则确实有很多优势,它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但是当高自尊掺杂了自恋,或者掺杂了膨胀的自我感,就会变成大问题。当发现自己高傲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常常会以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对应,有时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反应。高自尊的阴暗面也存在于压力中。 2.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偏差:人们倾向于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是人们最强有力的偏见之一。很多实验证明,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这样的外部因素。这样可以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高估: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高。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主观行为维度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盲目乐观:大部分人对事物的看法偏向乐观,而非悲观。 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而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得不错或获得成功时,虚假独特性则更容易发生。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完善自己的自我形象。 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一种解释将自我服务偏差看做我们加工和记忆有关个人信息的副产品。将自己和他人相比较,要求我们去注意、评价、回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就增加了我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出错的机会。

  自我展示

  人们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不断地美化自己,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时候也不会忘了美化自己。 1.虚伪的谦虚 人们对外展示的自我和他们的自我感觉是不同的。最明显的不是骄傲而是虚伪的谦逊。自我贬低是一种巧妙的自我服务,“我太笨了”往往会引起别人的“你做的很不错了”。夸奖竞争对手,可以给自己找台阶下。 2.自我妨碍 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由于害怕失败,人们觉得“全力争取却失败了”要比“因延误时间而有了失败的借口”更让人泄气。我们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自我形象。 3.印象管理 自我偏见、虚伪的谦逊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无论我们是引人注意、胁迫他人还是表现出无助的样子,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 总而言之,自我展示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他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我们致力于管理自己营造的形象,通过推脱、辩护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想象。对某些人而言,有意识地自我展示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断地监控自己的行为,注意他人的反应,矫正自己的社会行为以达到社会赞许性效果。自我监控倾向高的人表现地向社会中的变色龙,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合拍,他们很可能会支持一些其它他们并不想赞成的观点。自我监控性差的人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

  应用

  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社会认知与抑郁。 目击者的准确度。

  以上就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自我”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心理学复习指导内容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


本文关键字: 考研心理学资料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