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7年)

2018-11-06 11:09:56来源: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解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诗句表达的是动与静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故正确答案是B。A项把动和静看做是相互排斥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既与题意不符,又违背了动静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基本原理,应当排除;C、D两项,把运动和静止看作是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则是概念的混淆,也应当排除。

  2.【答案】C。

  【考点】对可能性范畴的理解问题。

  【解析】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中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相对于现实来说,是潜在的东西、尚未实现的东西。对于可能性要做具体分析:首先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当我们说某一事物和现象有产生的可能,是指这一事物和现象有某种客观的根据和条件。不可能性是不存在实现的根据和条件,因而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孟子讲的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可能的,为长者折枝是可能的。所以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标志在于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其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就可以实现。抽象的可能是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依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只有在条件具备时,才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再次,在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某一事物是否可能以及能否由可能变为现实,归根到底是取决于该事物在现实中是否具备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如果缺少客观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即使人们再努力或对人再有利,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本题所问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这是客观存在,与A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的利害关系无关,故排除。D是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才是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依据。

  3.【答案】D。

  【考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解析】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尺度进行考查。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晚年根据史料研究成果,将基于生产关系中最主要的成分即所有制状况,将“五形态”浓缩为“三形态”即为“公有—私有—公有”。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个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

  题中A、B、C、D四个选项分别列举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划分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生产力形态、人的发展的四个依据,但满足题干要求的只有D项,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

  4.【答案】B。

  【考点】人的意识的差别性和相对独立性。

  【解析】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认为意识形态在反映或依赖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或功能,主要表现有: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的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相互作用性和能动的反作用性。本题运用列宁的一段名言,说明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不同,问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现了意识形态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故正确答案是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选项A不正确。本题材料并没有反映出“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也没有说明“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D选项应予以排除。

  5.【答案】B。

  【考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解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B。本题的四个选项中,A的干扰性比较强。在市场交换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不是货币的本质。

  6.【答案】B。

  【考点】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级差地租两种基本形态。

  【解析】具体是考查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的争夺。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Ⅱ的实体。但这种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和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超额利润,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情况是,在租约有效期内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在缔订新租约时部分或全部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所以,为争夺对土地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则不愿土地租期太长。因此,正确答案是B。在我们国家,之所以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增加粮食生产。

  7.【答案】B。

  【考点】借贷资本的特性。

  【解析】这一考点2000年以多选题形式考过一次。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第三,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为G-G′。因此,正确答案是B。产业资本和流通资本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执行不同职能的资本形式,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一种资本职能形式,故A、C、D应当排除。

  8.【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故选C。本题A项的意义在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项的意义是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项的意义从“毛概”的角度说主要是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9.【答案】A。

  【考点】武装斗争。

  【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为总结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出自毛泽东在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体现了抗战、全民抗战的人民战争思想。C项出自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表现了在面对强敌时,蔑视敌人、敢于斗争的精神。D项出自毛泽东1930年1月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胜利的代表性表述。故排除B、C、D。

  10.【答案】A。

  【考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解析】一般而言,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在我国,它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毛泽东也指出,不同性质的矛盾相互之间也会发生变化。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也会变为敌我矛盾。故选A。本题如果采取正选法没有把握,可采用排除法。由于敌我矛盾属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非对抗性矛盾,B、C两项观点均不成立,可排除。D也明显可排除,因为不可能说如果处理不当由人民内部矛盾会变成人民内部矛盾,逻辑上都不通。

  11.【答案】D。

  【考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试题的正确观点出自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2003年7月1日)上的讲话。他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重述了这一观点。凡是讲到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或归宿,肯定就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正确选项是D,其他选项都不符合要求。

  12.【答案】A。

  【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解析】试题的观点最早出自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江泽民指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2002年5月,江泽民《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又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选项B、C、D虽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非常重要,但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故应当排除。

  13.【答案】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本题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中央正式文件的提出,出自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江泽民指出:“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就是人能否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贯彻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因此,本题只有选项C“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

  14.【答案】C。

  【考点】时政·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解析】关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新观点的记忆。本题出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5.【答案】A。

  【考点】时政·《江泽民文选》。

  【解析】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中有关中央最高领导人讲话中的观点。选项中的正确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已有的观点。

  16.【答案】D。

  【考点】时政·中俄国家年。

  【解析】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决定在2006年、2007年互办国家年,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中俄从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以来,两国各方面的关系不断深入发展。A、B、C都是不正确的或片面的观点,只有D是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D。

  【考点】意识的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解析】本题关于龙的形象的引语出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关于龙有九似或九像的描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在实践基础上,人脑反映客观存在或客观事物既有正确的反映,又有错误的反映;既有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感性认识),又有对事物本质的反映(理性认识);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懂得了这些观点就可得出:A是正确的,几乎是马克思的原话;B是错误观点,因为对现实的模仿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观念;C不符合题意要求,因为虚幻的观念就是不真实的观念,结合本题,龙的形象属于事物的现象,因此龙的观念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体现意识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是正确观点和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

  18.【答案】ABD。

  【考点】普遍联系观点、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

  【解析】本题通过果农对待喜鹊的正确态度的事例来说明一系列的哲理,考查考生运用哲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A体现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观点;B体现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观点;D属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常和必要条件的观点。C是错误观点,因为只有人能利用自然界,而自然界是不能利用人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19.【答案】ABCD。

  【考点】创新和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

  【解析】本题通过体育比赛中纪录不断被打破的事例来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的掌握。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前进的发展”。“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本题四个选项全部体现了恩格斯关于事物发展过程性的观点。

  20.【答案】ABD。

  【考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群众概念。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在我国现实社会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概念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与“敌人”相对应。人民群众是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内容是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非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不是直接指单个的人而是指人的总和与群体,故A、B正确,C不正确。对于D容易产生争论,因为一般的哲学教材都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为什么说在今天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写道:“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另外,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显然,试题所讲的社会全体成员是不包括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故D属正确选项。

  21.【答案】BD。

  【考点】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

  【解析】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这就是说,商品价格是商品内在价值量通过货币这个外在的尺度计量出来的一个相对价值量。价格作为相对价值量,其量的关系和比例取决于商品的价值量,又取决于货币的价值量。在市场上商品与货币的关系表现为卖与买的关系即供求关系,所以商品供求比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商品的价格变动。因此,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商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至于商品的生产价格,不过是在利润率平均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应排除A、C,正确答案是BD。

  22.【答案】AD。

  【考点】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解析】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般 认为,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节省状况。关于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问题,命题的意思是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但不提高利润率,故答案是AD。

  23.【答案】ACD。

  【考点】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有机整体。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包括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CD。

  24.【答案】AD。

  【考点】资本流通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产业资本循环。

  【解析】资本总公式的形式是:G-W-G′。对于一切形式的资本都是适用的,因为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特征,即货币通过运动发生了价值增殖,并由此转化为资本。这一公式实际上是从流通的角度表现出来的资本运动的总公式或资本运动的一般公式。其次,产业资本循环实现连续的循环运动,要实现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G-W-G′只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因此,正确答案是AD。

  25.【答案】AC。

  【考点】统一战线。

  【解析】本题要了解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在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为“联合战线”,又称“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称“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个时期的合作成分各不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有两次,即AC,又称两次国共合作。

  26.【答案】BCD。

  【考点】学风问题。

  【解析】所谓学风问题,实质上就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问题,落实到工作上就是工作态度问题。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故应选BCD。A是干扰项,排除。

  27.【答案】ABD。

  【考点】执政党建设。

  【解析】1957年4月,邓小平在西安干部大会的报告中专门讲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问题。本题的选材设计即来自这个讲话。他说,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应该警惕。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接受监督。他指出,所谓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28.【答案】ABCD。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在当前的政策。

  【解析】本题出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吴邦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一文中说:“目前,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较多,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突出,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全会决定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强调了改革收入制度的政策取向。”上述引文就是现行分配制度在当前的政策取向。

  29.【答案】ACD。

  【考点】依法治国。

  【解析】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B属于依法治国的过程与形式,不属于要点的内容,故不选。

  30.【答案】ABC。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析】本题内容出自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部分相关论述,如“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而D讲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措施。故不选。

  31.【答案】ABCD。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从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32.【答案】ABCD。

  【考点】时政·废止《农业税条例》的意义。

  【解析】本题出自200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的评论员文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写在农业税取消之时》。试题中所引用的同文章相同的话有:“促进城乡税制的统一,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试题中“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提高消费水平”为命题组增加的话。

  33.【答案】ABCD。

  【考点】时政·中非合作论 坛。

  【解析】本题主要思想出自200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登的社论:共同开创中非友好合作新局面。文中论述了峰会的八个方面的意义。A 选项比较难以理解,因为A的内容是属于首脑外交的一般的、普遍的意义,而并非是对中非关系的意义。

  三、分析题

  34.【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发展的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丁玲对成仿吾认识转变的两段背景材料,然后提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回答两个问题。回答此题可以采用演绎分析。

  (1)根据试题要求答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发展的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分析丁玲“合理想象”的错误;以间接经验判断事物,从主观想象出发判断事物,从事物的片面现象得出事物的本质结论,违背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分析丁玲认识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同成仿吾接触中也就是在实践中获得了大量的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从而得出了对成仿吾的、正确的认识。由此,我们就可以引申出一系列的正确观点,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等等。

  【参考答案】

  (1)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4分)

  (2)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2分)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2分)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2分)

  35.【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判断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等知识点。

  【解析】 本题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一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出发,考查区分两种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以“八宝饭”为例,通过其中蕴含的哲理引导考生辩证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辩证关系;并且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的主要表现。这要求考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3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取得多种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也因此得到改变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分)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4分)

  36.【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涉及经济纲领、农民问题(包括农村阶级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点。

  【解析】本题在题干上对抗战期间的减租减息政策本身作了较为的介绍,然后通过农村各阶层对土地占有情况以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前后的变化,考察考生对这一政策的深层理解。很多考生对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背景以及意义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对这一政策对农村阶级阶层的影响缺乏深层次理解,同时往往孤立地看待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不能将它置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从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内在联系。

  问题(1)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和表格,把握关键信息。只要考生详细对比各个阶层在减租减息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就不难回答。本问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农村阶级的变化得出封建势力削弱,阶级关系缓和的结论。其实土地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消灭封建的剥削关系,从而动员广大农民(贫农、雇农、中农)投身并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问题。

  问题(2)是个一般性问题,答题时注意不仅要说明减租减息对爱国地主的统战作用,还要说明其对农民的积极意义。

  问题(3)是跳出抗战时期,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视角看待减租减息的历史局限性。“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题干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实际要求考生将其与抗战后的土地政策相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为何在解放战争时期不再推行这一政策。

  【参考答案】

  (1)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4分)

  (2)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的民族战争;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3分)

  (3)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3分)

  37.【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知识点。

  【解析】回答本题采用说明分析的方法,首先要找准几个问题,然后分别回答。本题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与含义。(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和转变的重要性。(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4)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答案】

  (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为继,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分)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2分)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4分)

  38.选做题Ⅰ

  【考点】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几个重大的热点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定。2006年7月发生了黎、以之间的大规模的冲突。因此,如何认识这一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要从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等几方面去理解。

  【参考答案】

  (1)从地图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为中东地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的咽喉要道都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必然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场所。在冷战时期,中东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冷战后,美国更是将夺取中东控制权视为其“世界新秩序”的重要一环。(5分)

  (2)中东地区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是西方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供应地,这里的能源运输线是西方的“生命线”。因此,谁控制了这一地区,谁就掌控了世界经济的命脉,进而左右国际关系的进程。(3分)

  (3)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是影响中东稳定和发展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2分)

  选做题Ⅱ

  【考点】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把文明的多样性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结合出来出题。中国主张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并把它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哲学上讲,就是强调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

  (1)和谐世界并不是无矛盾的世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我们要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2分)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文明都是这个统一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在竞争中共存;任何文明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要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科学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3分)(注:如果考生从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已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它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一种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发展,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道路,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2分)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分)

 19考研冲刺在即,

短期提分,抓紧来报!


11.11狂欢抢课

预付定金,膨胀10倍


冲刺精华推荐
2019考研英语大小作文万能模板大全2019考研英语大作文范文背诵大全
2019考研英语小作文范文背诵大全2019考研英语长难句八大典型结构分析
2019考研英语必背400个高频短语2019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八大题型及技巧解读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整理汇总划重点!2019考研政治马原必看高频考点汇总
2019考研政治史纲要重点复习的75个知识点总结2019考研政治思修各章核心理论及高频考点梳理
2019考研高数冲刺必掌握的49个知识点2019考研高数冲刺必背42口诀
2019考研线性代数考试重点精讲2019考研数学概率常考117条命题总结
2019考研数一数二数三必看36个冲刺考点2019考研数学冲刺:53个常用公式大盘点
2016考研数学冲刺大总结:16个求极限的方法2019考研数学冲刺:六种证明提题如何求证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