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2022考研应用心理备考:人格心理学之生物遗传因素

2021-08-31 07:13:00来源:网络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 “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为了让2022考研考生们更好的来进行复习备考心理学,新东方在线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备考:人格心理学之生物遗传因素”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生物遗传因素 ★★★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探讨已持续很久。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1. 家族史或家谱法

  家族史或家谱法是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如果某一人格特征的显现频率高于家族内其他人格特征的显现频率或高于其他家族同一人格特征的显现频率,则可说明遗传的作用。

  2. 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的研究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提出了双生子的研究原则: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形态,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归于环境因素造成。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3. 收养研究

  研究在非亲生父母照料下成长的孩子,被称为收养研究。这种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效应和环境影响的另一条途径。这种研究可以比较被收养的孩子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相似性,同样也可以比较被收养儿童与收养者之间的相似性。这样,被收养儿童与亲生父母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考虑是基因的作用,而与收养父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4. 选择性饲养

  选择性饲养的研究多用动物来做,方法是选择具有某种特质的动物,予以控制性交配,然后从第二代中再选出具有该特质的动物,相互交配,如此继续繁衍数代,来考查其特质的遗传性。也就是说,经过几代的繁衍后,所期望的行为特性保持了下来,得到了具有某种共通特性的动物。

  5. 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

  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是通过婴儿早期行为与长大后的行为差异来看遗传因素的作用的。20世纪50年代,富有影响的研究是托马斯和切斯启动的纽约追踪研究计划。研究者对100名儿童进行追踪,从他们出生一直到青春期,采用父母报告婴儿在各种情境下的活动的方法来定义出了三种婴儿的气质:好玩且适应性强的容易型婴儿,消极不适应的困难型婴儿,反应性低且温和的迟缓型婴儿。这一结果及后续的研究都在这种气质的早期差异和后来的人格特质之间发现了某种联系。例如,困难型婴儿在后来的适应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容易...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备考:人格心理学之生物遗传因素”内容,希望2022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本文关键字: 2022考研 心理学资料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考研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