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11年)

2018-11-06 14:54:01来源: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事物存在的度。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认识度的意义在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C。

  2【答案】D。

  【考点】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

  【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B、C不符合题干要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也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所以选项A也不正确。

  3.【答案】D。

  【考点】货币的产生与商品交换中的矛盾问题。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述到货币产生之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相互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表现为商品—货币—商品,也是通常所说的买与卖两个过程。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即通过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因此正确答案是D。B、C两项则因其表述不当而不能成立。至于A项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属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论题;本题只是分析商品经济中的矛盾,还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故可以排除A项。

  4.【答案】B。

  【考点】列宁新经济政策。

  【解析】列宁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5. 【答案】A。

  【考点】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析】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表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A符合题意。第二,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因此B不符合题意。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因此C、D不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6. 【答案】C。

  【考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之一,就是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之所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B的观点是错误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由。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7.【答案】A。

  【考点】和谐社会。

  【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故B是最佳答案。A、C、D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说明和谐的重要性,都不。

  8.【答案】A。

  【考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

  【解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因此B符合题意。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文化需求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故C项错误。A、D选项分别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具体举措。

  9. 【答案】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解析】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因此B项正确。经济技术落后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排除C项。军事战略错误、思想观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不选。本题重点抓住“根本原因”这个关键词,答案便迎刃而解。

  10. 【答案】B。

  【考点】抗美援朝战争。

  【解析】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正确答案是B。抗美援朝并未结束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所以A错误;抗美援朝的胜利实现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C错误;赢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对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是抗日战争,因此D错误。

  11.【答案】B。

  【考点】法律权威。

  【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A、C、D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 【答案】C。

  【考点】法律的指引作用。

  【解析】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所以,本题答案为C。

  13. 【答案】C。

  【考点】道德的功能。

  【解析】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故本题答案为C。

  14. 【答案】D。

  【考点】理想的类型。

  【解析】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理想的对象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A是从理想的对象划分的,B、C是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的,所以本题答案为D。

  15. 【答案】D。

  【考点】时政·科技成就。

  【解析】选项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是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意义。未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实现月面软着陆、成功“落月”进行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计划在2017年前后发射。因此B、C错误。中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将采用地月转移轨道技术,火箭直接把卫星送入奔月轨道,可以大大节省卫星的燃料。所以本题答案为D。

  16.【答案】A。

  【考点】时政·国际关系。

  【解析】美国从2003年到2010年侵占伊拉克的8年时间里,死伤美国士兵4 000余人,支出战争经费7 000余亿美元。美国政府的对伊战争一些目的达到了,一些目的并未达到,却于2010年8月19日,撤离美军最后一批在伊拉克的作战部队。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调整。美国认为伊拉克不再是美国的威胁,而经济、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的中国和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的俄罗斯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带来威胁,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旨在加强中亚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从战略上围剿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并未改变先发制人战略,没有放弃单边主义,从题干也不能看出美国转向本土反恐为主,所以本题答案为A。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

  【考点】马克思关于认识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解析】马克思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的理论支点有:一是坚持唯物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二是坚持辩证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认为认识是能动反映并表现为一个过程;三是坚持实践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四是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根据材料描述本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本质观点的两个基本要求,即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和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要。这恰恰是马克思认识论的两大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的具体体现。本题的C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孤立地看问题;本题的D并不是直观反映,直观反映是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18. 【答案】ABC。

  【考点】金融资本、金融寡头。

  【解析】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以小资本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本,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控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C。金融寡头通过新闻媒体、教科文体等组织对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的思想渗透,力图从精神上控制全体国民。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上的社会,它不可能实现全体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所以选项D不正确。

  19.【答案】AB。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解析】首先,马克思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其次,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就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再次,马克思深刻地说明了每一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暂时的强制性解决。政府的干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缓和经济危机,因此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最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深刻性还表现在,没有把经济危机归咎于所谓的人的本性,而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正是资本的逐利性和扩张性驱使资本家唯利是图乃至铤而走险,C、D是错误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

  20. 【答案】C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解析】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理论成果,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所以,劳动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创立的,A、B选项不正确。

  21. 【答案】AC。

  【考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其共同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面对的基本任务有关,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精髓,但是二者面对的根本任务不同,前者是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者是取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所以选AC,排除B。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状况不同,两大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故也排除D。

  22. 【答案】AB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故ABC为本题正确答案。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点,应排除。

  23. 【答案】ABCD。

  【考点】民族团结。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一句话中的核心词的落脚点“……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可知,他的民族团结理论在当前条件下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意义不但体现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对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有积极的意义,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ABCD正确。

  24..【答案】ACD。

  【考点】我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解析】中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故ACD为本题正确答案。

  25. 【答案】ABCD。

  【考点】收入分配政策。

  【解析】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故ABCD为本题正确答案。

  26. 【答案】BCD。

  【考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解析】辛亥革命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它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领导的,有三民主义为重要指导,从历史功绩来看,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CD。A选项中的“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纲领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但是辛亥革命时,平均地权中没有“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时,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中才有了“耕者有其田”的内容。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27. 【答案】BD。

  【考点】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解析】二战期间,涉及到台湾问题的国际条约有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它们都明确规定将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A、C两个条约并没有涉及台湾问题,故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28. 【答案】AC。

  【考点】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解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在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BD不符合本题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C。

  29. 【答案】BCD。

  【考点】过渡时期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经验有: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A是干扰项,不是历史经验的内容,应排除。故BCD为本题正确答案。

  30.【答案】ACD。

  【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二是罪刑相当原则。指犯罪社会危害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所以ACD是正确的。B是一种司法原则,但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

  31. 【答案】AB。

  【考点】法律权威。

  【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所以AB是正确的。C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而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此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思想信念,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D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但并不能成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32.【答案】ABCD。

  【考点】时政·十二五规划。

  【解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落实好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把握好“四个更加注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33. 【答案】ABCD。

  【考点】时政·核安全。

  【解析】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第一,加强核安全能力;第二,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第三,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第四,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因此,本题答案为ABCD。

  三、分析题

  34.【考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分析方法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分析方法综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人民日报》关于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事例考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矛盾分析方法原理的掌握和应用。

  回答本题的第一问和第二问都采用演绎分析的方法,第一问用到的基本原理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原理,首先回答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然后再结合材料回答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只有正确的实践才能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问用到的基本原理是矛盾分析方法,这里可以用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内容,再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对立统一法分析“退路”和“出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者运用矛盾的特殊性方法分析垃圾分类的不同处理方法。

  【答案要点】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方式和水平的反映。(3分)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们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2分)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2分)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方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3分)(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化的角度来论述,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35. 【考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包括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民主党派参政的方式等知识点。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第一问涉及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的区别,以此突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第二问涉及民主党派参政的方式。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打橄榄球”式的政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2分)“唱大合唱”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合作共事的优点和特点。(3分)

  (2)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2分)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进步不断建言献策。(3分)

  36. 【考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意义。

  【解析】本题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一重要的纪念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意义的认识,以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进程的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一问要求考生回答中国共产党产生的伟大意义。近代中国产生许多政党,为什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开天辟地?领导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党。

  第二问针对现实社会中“主义”和“信仰” 的缺失现象,要求考生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中国社会三大变革的历程中“主义”和“信仰”的作用和力量。对个人来说,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政党来说,信仰是凝聚和鼓舞全体成员的精神旗帜;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信仰是不断发展、实现振兴的精神动力。

  【答案要点】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靠、坚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分)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2分)中国共产党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组织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4分)

  37. 【考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道德模范的作用。

  【解析】本题属于第三章的考题,考查关于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以及人生价值评价的理解与应用。价值观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广大青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本题的意图在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道德模范郭明义的事例考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第一问,“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可以这样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而“给自己幸福”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回答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第二问,考生可以从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道德模范的作用来回答。因为郭明义虽然只做了普通的事情,但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学习的道德模范,是社会学习的榜样,所以是“简单中的伟大”。

  【答案要点】

  (1)“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体现出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是郭明义人生价值观的集中反映。(2分)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人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2分)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2分)

  (2)“简单中的伟大”是人们对郭明义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2分)郭明义多年坚持做平凡简单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是伟大的,境界是崇高的;他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广泛而深远的。(2分)

  38. 【考点】涉及“经济全球化”、“大国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等内容。

  【解析】本题选取的材料是一副漫画,文字解读部分对西方某些国家表现出的“一红一白”进行了概述,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将一些不切实际的高帽加诸中国,仿佛中国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归咎于中国。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捧”和“压”,分析“什么是真实的中国”和中国的“责任”是什么。

  对于第一问采用演绎分析法,主要回答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的地位逐步提高。第二问需要答出中国的责任是什么,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及中国的发展道路。

  【答案要点】

  西方某些人士关于中国“责任”的种种言论,仍是冷战思维,其实质是推卸责任、掩盖矛盾、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2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处在社会主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面临世界上最大、最难解的课题;中国所走的是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4分)

  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地把国内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稳定和发展负责;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参与国际体系的建设、参与推进发展议程;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了世界,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使强大了,也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4分)

 19考研冲刺在即,

短期提分,抓紧来报!


11.11狂欢抢课

预付定金,膨胀10倍


冲刺精华推荐
2019考研英语大小作文万能模板大全2019考研英语大作文范文背诵大全
2019考研英语小作文范文背诵大全2019考研英语长难句八大典型结构分析
2019考研英语必背400个高频短语2019考研英语完型填空八大题型及技巧解读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整理汇总划重点!2019考研政治马原必看高频考点汇总
2019考研政治史纲要重点复习的75个知识点总结2019考研政治思修各章核心理论及高频考点梳理
2019考研高数冲刺必掌握的49个知识点2019考研高数冲刺必背42口诀
2019考研线性代数考试重点精讲2019考研数学概率常考117条命题总结
2019考研数一数二数三必看36个冲刺考点2019考研数学冲刺:53个常用公式大盘点
2016考研数学冲刺大总结:16个求极限的方法2019考研数学冲刺:六种证明提题如何求证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