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

2013-03-07 00:00:00来源:网络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预算控制

一:预算的形式

(一)静态预算与弹性预算

1:静态预算是指为特定的作业水平编制的预算

2: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性质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内可能实现的各种业务水平编制的有伸缩性的预算。

弹性预算编制的步骤:a: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b: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

C:确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多水平法、公式法和图式法等把企业成本分解为固定、变动、半变动成本。

D:确定预算期内各业务活动水平

e:编制预算,若企业事后按实际业务量编制弹性预算,可按实际业务水平编制

f:进行分析、评价、考核预算控制的执行情况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1:增量法——传统的预算方法,又叫做“基线预算法“是以上年度的实际发生数为基础,再结合预算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很少考虑某项费用是否必须发生,获预算的数额是否正确。

在增量预算法下,预算编制单位的负责人常常竭力用完全年的预算指标。

2:零基预算——不受前一年预算水平的影响。它对现有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对组织的需要和用途,决定作业的轻重缓急,每项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评定等级,确定其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和优先顺序,并根据企业的资金可能,在预算中对各个项目进行综合性费用预算。

缺点:费时费力。现实中每35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以减少浪费和低效。

二:预算的内容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今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责预算

(一) 收入预算:

主要内容是销售预算——通过分析企业过去的销售情况,目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比较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经营实力,确定企业在未来时期内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必须达到的销售水平

(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和支持预算都是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付出的费用。

主要包括:1:直接材料预算 2:直接人工预算 3:附加费用预算

(三)现金预算

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今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现金预算只能包括现今流程中的项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都是属于短期预算

(四)资金支出预算——长期预算

主要包括:1:用于新改造或扩充生产设施的支出

2:用于增加品种、完善产品性能或改进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3:用于广告宣传、寻找顾客的市场支出等。

(五)资产负责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1:通过分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责的比率,可以发现企业的财务安全性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2:通过将本期预算与上期实际发生的资产负责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状况发生的变化,从而进行事前控制

三: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作用:1:使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

2:预算的编制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了财务标准

3:通过为不同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预算,也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4: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

局限性:1: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活动,不能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改善加以重视

2:编制预算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3:在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编制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有点不合时宜。

4:对于项目预算和部门预算一般限制了费用的支出,使得主管在活动中精打细算,不可超支,因此不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第二节 非预算控制

非预算控制主要有:比率分析、审计分析、损益控制、投资报酬率控制等

一:比率分析

(一)财务比率

1:流动比率——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责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负责的能力

2:负债比率——企业负责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

3:盈利比率——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全部资金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盈利程度。

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

(二)经营比率——活力比率。

是与资源利用有关的几种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1: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与销售收入相比库存数量是否合理。

2: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总额与固定资产之比。反映了单位固定资产能够提供的销售收入,表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3: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表明单位销售费用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反映了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

二:审计控制

审计——反映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审查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分为: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

(一) 外部审计——由外部机构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

优点: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因而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证性

缺点:外来审计人员不了解企业的流程,可能产生困难;被审计的内部成员可能产生抵触心情

(二)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机构或由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来独立地进行地,内部审计兼有许多外部审计地目的。

作用:1:提供了检查现有控制程序和方法能否有效地保证既定目标地手段。

2: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提供有关改进公司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意见。

3:内部审计有助于推行分权化管理

缺点:1:可能需要很多费用

2:内部审计不仅要搜集事实,而且需要解释事实,并指出事实与计划的偏差。

3:员工可能认为审计是一种“密探”或“查整性”的工作

(三)管理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地方法。通常聘用外部地专家来进行。

三:损益控制——根据企业或企业中地独立核算部门地损益表,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综合控制地方法。

缺点:1:是一种事后控制。

2:由于许多事项不一定能反映在当期的损益表上,损益表上不能准确地判断利润发生偏差的原因。

投资报酬率控制

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销售利润率×投资周转率

投资报酬率主要适用于事业部或其他分权制的部门

五:亲自观察控制

六:报告分析法

——用二手资料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衡量实际绩效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报告分析法额关键是: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报告形式的扼要性。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

成本对象——指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项目,如:产品、顾客、部门等。

(一) 直接成本分配方法

(二) 间接成本分配方法

二:成本控制的步骤

(一) 建立成本控制的标准

(二) 核算成本控制绩效及分析成本发生偏差的调查

(三) 采取纠偏措施

三:成本控制的作用

——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地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四节 其他控制方法

一、标杆管理

二、平衡积分卡

考研公开课小程序

本文关键字: 管理学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