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训练营

牢记核心词

学习得礼盒

考研管理类联考(写作)强化讲义

2013-07-30 17:04:35来源:网络


  精彩段落
  如今,对于那些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员工来说,生存与安全的需求已处于低层次,自尊和自我实现才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经营每一个员工”,帮助每一个员工成长,更成为经营者的座右铭。
  企业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硬性的管理,把员工管理得服服帖帖,把员工管理得个个都很听话;而必须要经营好每一个员工,在员工成长的基础上,企业才能真正的成长,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每个员工其实都是座金矿等待管理者来发掘。管理好员工只能把他作为一座普通的山来加以利用,而根本看不到这座山的下面蕴含着丰富的金矿。只有善于培养员工、发掘他们的潜质,才能真正利用好他们的价值,才能从“金矿”中挖出金子――而这正是“经营好每一位员工”的理念。
  其实,国家也何尝不是一个放大了的企业呢?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是企业里的每个员工。管理国家,就要善于经营好国家内的每个公民。商朝纣王,也谓是一个很懂“管理“的君主,设置了种种酷刑,也对付那些不听他管理的大臣和百姓,到头来大臣造反,百姓起义。而周王则懂得治国安邦之道,厚待群臣,爱护百姓,经营着自己的一片国土,最后还是懂得经营之道的周王取得天下,所以,治国也需经营之术。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很多,微软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微软公司的员工都是把公司当作自己家一样。在那里上班的员工,可以穿睡衣,可以把脚伸办公桌上,老板绝对不会责骂你,它让每个员工完全放松,让员工们感觉在家里一样,这样,员工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力性,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管理好每位员工”意味着领导是以上对下的管理,员工处在被动的局面。员工呆板地遵守企业的每一条规章,好象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统治阶级及被统治阶级的对立。企业的领导阶层,对员工总是充满不信任的态度,而员工对领导的监视也是非常厌恶和抵触的。
  还有著名的餐饮业巨头,麦当劳还特意创办了一所汉堡包大学,专为企业内部员工提升自身的素质,他们不也是在经营好自己的员工,最终达到为企业效力,使企业蓬勃发展的目的吗?
  首先简单地分析一下,管理和经营到底有什么不同。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员工加以限制,让员工完全按照规章办事。而经营则不同,经营是管理的升华,经营是在管理的基础上,让被管理者能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才能。
  企业的员工不是机器,不是电脑,每个员工都具有各自的错误,所以企业如果像管理机器一样管理人肯定是不行的。传统的管理中,管理者重视的就是每个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以确保企业这个大“机器”的正常运转。这种体制下的员工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和创造力的螺丝钉。这种管好每个员工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而如果企业用经营的理念对待员工,结果完全会不同。所谓经营好每一位员工,就是指企业除了考虑员工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更多的还必须要不断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潜在价值,给员工机会,自更高层次发展。这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员工不再是一个只接受程序的电脑,而成为了一名主动的程序创造者,当其创造的程序对企业有价值之后,企业同时得到了发展,员工也将得到提升。这就是一种经营员工的理念。
  “经营员工”就是基于“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样一种信念,站在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培养和使用员工,让员工和企业成长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互动,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而“管理员工”则更多的是基于“公司和员工利益是对立的、至少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这样一种信念,只是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仅仅站在公司的利益角度利用和榨取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一旦榨取完了之后,就弃若敝履。
  联想集团的“教父”柳传志在1989年最初发现杨元庆的时候,杨元庆是一位25岁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计算机硕士,但是在觉得这个小伙子人才难得之后,柳传志不是简单地只是把他管理好,榨取和利用他的计算机知识技能,而是开始尽力经营他。在经过三年的刻意的栽培和锻炼之后,1991年任命他为CAD部总经理,再三年又任命他为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在柳传志这一连串的经营后,杨元庆终于和公司一起成长了起来,并于2001年4月开始出任联想集团的总裁,领导联想向国际化大公司进发。可以说没有柳传志对杨元庆的经营,就没有杨元庆的今天;同样,我们也很难想像,今天的联想会是怎样。


本文关键字: 考研 管理类 联考

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营

背词+听课+练习+督学,学习得礼盒

更多资料
更多>>
更多内容

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服务号

获得21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识别上方二维码;
2.点击【关注公众号】,获取资料大礼包。

近10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更多>>
更多公开课>>
更多>>
更多资料